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气候炎热,终年少雨,尼罗河则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自南向北,贯穿其中,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河谷绿洲和入海口三角洲。每当洪水定期退去,农田总被覆盖上一层厚厚的肥沃淤泥,古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作是“快乐之神”,为其编神话、颂诗歌、献祭礼。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继亡灵、半神之后的第一个王族,共有八位国王,其中第一位为提斯的美尼斯,统治了62年。

——摘编自【埃及】曼涅托(活动时间: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埃及史》

材料三   

   注:调色板的浮雕表现了一个头戴上下埃及王冠(正面为红冠,反面为白冠)的王者形象,他率领盟国进行对外战争,视察被斩首的敌人。调色板顶部中央写着这位王者的名字为那尔迈,历史学家推测那尔迈很可能是完成埃及统一的国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史料类别,并分析这些史料共同的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受访者:       
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4岁时父母被送去古拉格劳改营。
访谈内容:
斯大林统治下的生活在精神上更为富足——我们过得更为安宁、愉快。我们相信,如果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我们认为,正在建造的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温饱,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受访者:
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1918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
访谈内容:
1931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和1930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000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
(2)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4-05-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

清理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20198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1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2)说明“南海一号”对研究南宋历史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哥伦布《航海日记》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史料
①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   ②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③可用于研究非洲大陆的殖民史   ④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 . 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民族交融、国家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说:“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1)根据史料一,概括清朝在边疆治理和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

材料二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摘编自【法】查尔斯·波德菜尔《巴黎景象》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有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摘编自【美】沃尔特·惠特曼《曼纳哈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诗歌能否作为史料?请说明理由。
2024-05-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帝国的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浮雕描述了大流士一世的平叛功绩。该作品(     
A.说明国王对被征服者的残暴B.是破解古代象形文字的依据
C.体现了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D.为研究其王权理念提供史料
8 .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出自西周青铜器,但直到清朝灭亡,历朝都没有将“中国”作为国名。在清代官修史料汇编《清实录》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615次,其中将清朝明确表述为“中国”的占比达90%。这表明清朝(       
A.多民族中国观的意识加强B.民族间交流交融日益频繁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D.以法律方式推行民族平等
9 . 【文明交流与社会进步】

材料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时间史料
欧洲前5—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
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年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年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
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根据史料统计,唐代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姓氏的士族中共出现了102名宰相。这说明唐代(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C.科举制固化了阶层D.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