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

时间概况
1949文物部宣布故宫博物院新的业务方针是“要利用文物为教育人民之工具,以启发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并协助国家建设事业为工作之目标”
1950更名为“国立北京故宫博物院”。8月,文物局召开筹备民族博物馆座谈会,称建馆的目的是“加强兄弟民族的团结”,馆址暂设故宫博物院。10月,中央军委借故宫午门、太和殿、景山大高殿等举办“战绩展览会”
1951更名为“故宫博物院”。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借文华殿、传心殿和清史馆办公
1953陶瓷馆开放,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器以及陶瓷工艺参观学习中心。建成开放的绘画馆,作为国家规划的“中国古典美术的宝库”
1954建成国际友谊馆,以展示国际友谊为主题,陈列苏联以及其他民主主义国家送给中国的礼品
1959织绣馆建成开放,以中国织绣工艺发展史为陈列主题。展品中尤其令人关注的是1949年后的新织绣工艺品,还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织绣工艺品,以及农村的桃花绣品

——摘编自徐玲《1949-1961年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1883年美国颁布的《彭德尔顿法案》规定:建立一个由不受党派控制的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其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个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对文官进行分类,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等等。此举旨在(     
A.打破美国分权制衡机制B.推进美国文官政治中立制度
C.保障国家政策的连续性D.稳定党派利益提高文官地位
3 . 有学者在论述新中国外交时,认为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该学者旨在强调现代中国(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治理B.外交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C.多边外交理念趋于成熟D.外交方针随着世界形势不断变更
4 . 在上古时期的西亚文化中,新月象征着一种新生力量,这一意象后来在伊斯兰艺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如图所示是新疆吐鲁番市出土的南北朝后期当地生产的新月纹彩绘木豆。该木豆可用于印证当时(     

A.战乱中断了中原文化的西传B.伊斯兰教完成了中国化
C.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D.西域地区多元文化对立
5 . 如表所示为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全球劳动力的流动概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时间劳动力主要流出区域劳动力主要流入区域
二战后初期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中东
20世纪90年代东欧西欧、北美
A.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战乱B.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D.地中海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6 . 五四运动前夕,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专门介绍马克思生平和学说的文章。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开始多了起来,《星期评论》《国民》《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进步刊物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当时(     
A.思想文化氛围相当宽松B.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
C.五四与新思潮相互促进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古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下图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反映了西欧庄园(     

A.雇佣关系较为普遍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5-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这是保护人类文明多元性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修缮、复原和拓展应用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A.要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B.应以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来衡量
C.应运用最新技术进行改造与升级D.必须通过国际之间的合作来完成
2024-05-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为遏止社会上的重利风气,在新加坡政府的号召下,新加坡各界广泛宣传儒家伦理道德,图书馆建立了专门介绍孔子思想的书橱,《南洋商报》等各大华文报刊发表了大量关于儒学伦理的社论,国际儒学研究会等机构也纷纷成立。上述举措意在(     
A.提升华人的社会地位B.构建新加坡文化的多样性
C.塑造新的社会价值观D.抵制西方社会的文化渗透
2024-05-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魏晋时期,北方大量流民侨居南方,但“至(北魏)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土,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这一变化(     
A.得益于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B.加速了南方政权的衰败
C.缓解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D.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
2024-05-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