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自汉武帝元封五年起,刺史开始在常住地方设立固定治所。下表是东汉部分刺史治所与所在郡国的治所情况。这样的安排(     
刺史豫州刺史扬州刺史凉州刺史
所在郡国沛国九江郡汉阳郡
郡国治所阴陵
刺史治所历阳
A.意在保障有效监察B.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混乱
C.强化了郡国的实力D.说明更重视对郡的防范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俗称洋芋)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土,从东南沿海至北京,当时仅是皇室、显贵盛馔。乾隆年间推行垦荒增粮,马铃薯承担了重要角色,八旗子弟也以油炸、烧烤马铃薯为食。汉族人以为八旗子弟吃洋芋让人长得帅气,变得强壮有力,于是出现“吃洋芋,长子弟”之说。嘉庆年间,人口成倍骤增,适应性强的马铃薯种植已经遍及山南海北,垦者达千百万计,局部地区甚至以其为口粮,“吃洋芋,长子弟”遂成为中国人情结。

——摘编自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等

材料二下表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

时间“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大事记
1589年伦敦市长向英王报告“一部分失地的下层人以小块土地或盆栽种植马铃薯充饥。”
1649年威斯敏斯特教堂红衣大主教修订教义,宣布“马铃薯也是上帝的恩赐之物。”
1815年议会通过《谷物法》,将马铃薯与小麦、稻谷、玉米等并列为谷物并征收高额进口税。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机器标准化加工的马铃薯罐头成为英国军事储粮之一。
20世纪初马铃薯食品(土豆泥、土豆派、土豆威士忌等)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的风景。

——据史蒂文·托皮克《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社会影响》等整理

材料三甘肃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2022年底,马铃薯制品生产能力达 70余万吨,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40亿元。马铃薯从“救命薯”到“温饱薯”,从“脱贫薯”到“小康薯”,再到“振兴薯” “营养薯”,极大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摘编自王朝霞《“小土豆”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人“吃洋芋,长子弟”情结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铃薯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风景”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马铃薯推广开发为例,说明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可借鉴的经验。
3 . 下表为两部文献中关于江南地区人物传中部分内容摘录,这些内容反映了(     
出处内容
《吴书•孙权传》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晋书•孔愉传》句章县(今宁波南)有汉时旧陂,毁废数百年。愉自巡行,修复故堰,溉田二百余顷,皆成良业。
A.东晋时期吏治清明B.南方水利设施完备
C.江南得到一定开发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4 . 下表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中共八大宣布国内阶级矛盾基本解决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958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1961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左”倾错误在各个领域得到清除

“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时期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具有奠基性意义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据此可知,这些学者均认为义和团运动(     
学者看法
荣孟源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均粮、抗税、这就是反封建,一般说农民反封建也就如此
丁名楠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义和团主要是反帝,同时也附带反封建
威其章义和团的“均根济贫”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带有反封建剥削的性质
A.运动规模相对较大B.以打击侵略势力为主
C.具有反封建的性质D.与传统农民起义无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1922年6月至12月,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所发表的若干言论。据此得出的合理推论是,当时(       

言论

出处

和平自然是我们所不排斥的,但是虚伪的妥协和平,愈求和平而愈不和平的伪和平,乃是我们所应该排斥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
我们并不菲薄你们的理想的主张,你们也不必菲薄我们的最低限度的主张。如果我们的最低限度做不到时,你们的理想主张也决不能实现胡适:《这一周》,原载《努力周报》第10期(1922年7月9日)
依着你们最不努力的方法,你们最低限度是永远做不到的……我们殊不愿上你们无革命精神的大当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1922年12月15日)
A.新文化运动受到政治干扰B.各阶层积极探索救亡道路
C.中国共产党主张革命救国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宋代部分士人的言论。这表明他们主张(     
言论出处
凡变法须是通,通其变使民不倦《张载集·横渠易说》
弊坏而后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二程集·周易程氏传》
整顿欲一时之弊,譬如常洗浣,谓之小补可也。今上自朝廷,下至百司庶府,外而州县,其法无一不弊。若要做,须一番重铸《朱子语吴》
A.复兴儒学B.经世致用C.锐意求变D.以民为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货款
国别
法国荷兰南斯
拉夫
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伊朗卢森堡墨西哥波兰巴西
申请额5.05.355.00.43.50.52.50.22.096.01.0
批准额2.51.9500.1600.400.120.34100.75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2023-06-14更新 | 4167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素质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023-06-14更新 | 5162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小豫同学为探究学习而收集到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春秋时期(     
鲁宣公十五年
(前594年)
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
楚康王十二年
(公元前548年)
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橘之数”,即根据收获量的多少征集军赋
鲁昭公四年
(公元前538年)
郑国“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每丘(征发单位)征马一匹、牛三头
A.土地所有制变化B.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C.诸侯国纷纷增税D.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2023-07-08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