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2023-06-21更新 | 6216次组卷 | 3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2023-06-21更新 | 5647次组卷 | 3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3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注:一般意义上,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2023-12-20更新 | 1984次组卷 | 1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按照古希腊传统,马其顿人从不向凡人行叩拜礼,只向神匍匐礼拜。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A.拉拢波斯帝国遗臣B.传播希腊先进文化
C.强化君主统治权威D.传承东方政治体制
2023-03-15更新 | 1431次组卷 | 2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2024-01-20更新 | 1165次组卷 | 15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黑龙江、吉林)-2024年1月“九省联考”
6 . 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是宋代比较普遍的现象。庆历年间,身任馆阁之职的凌景阳,与酒店富户孙氏女结婚;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年间,许州豪民盖渐,家资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这反映了(     
A.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C.理学的影响力逐步衰微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
2023-05-03更新 | 1053次组卷 | 1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A.佛教伦理中国化B.佛教成为国教C.佛教完成世俗化D.佛教儒学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绘画以饱满的写实精神展现了社会百态,较之北宋对大型人物活动场景的过多关注,南宋绘画则更多地把村医、舟船、行旅、牧童、耕织、商贩等凡俗场景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社会逐渐由兴盛走向衰落B.市民阶层的兴起
C.城乡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D.传统观念的颠覆
2023-06-20更新 | 923次组卷 | 1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9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2023-11-12更新 | 843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中六年(852)三月,唐宣宗想免除其舅郑光的两税,遭到中书门下的反对,理由是:“据地出税,天下皆同。随户杂徭,久已成例。”这反映了当时(     
A.中枢决策体系呈现完善化趋势B.科举制促使土族阶层走向没落
C.赋税征收蕴含一定的公平原则D.两税之外的苛捐杂税项目繁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