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021-06-09更新 | 7136次组卷 | 5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壁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元洪反对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022-06-16更新 | 4936次组卷 | 1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     
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
2022-07-14更新 | 4901次组卷 | 3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省会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建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历史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
2023-01-07更新 | 2223次组卷 | 13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5 . 下表列出了著名科学家华罗庚1955年11月参加的部分活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26日上午参观苏联展览馆的计算器,后到科学院开会
下午主持外国科学家学术报告会
27日晚上参加外事活动
下午报社来人约稿
晚上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开会
A.科教水平迅速提高B.国际学术交流密切
C.科技人才受到重视D.科学精神得以弘扬
2023-11-28更新 | 170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6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3-11-28更新 | 207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     
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
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
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22-09-08更新 | 2776次组卷 | 1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
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
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2021-09-12更新 | 5103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
(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021-06-09更新 | 4242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汉唐时期,大部分中原王朝建都于长安和洛阳,其威胁多来自北方草原;因而,当时鼓励周边民族商人入中原贸易的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获取宫廷所需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中华文化圈的最终形成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