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鼓励青年人用积极的态度,与不合理的社会作斗争,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要像哥伦布那样敢于冒险,大胆开拓,要像韩国志士安重根那样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狙击日本罪魁。据此可知,陈独秀意在(     
A.鼓励青年积极反对列强侵略B.阐释近代民主革命转型必要
C.唤醒民众的爱国和责任意识D.启发国人反思西方政治文明
2023-08-29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建安士人将文学作为寄托情志的手段,大胆地表达个人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并在自然山水中体认自我的价值。同时也渗透着生与死的理性认识、对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历史责任的重新思考、对驰思云天与趋驰当世的追求。建安文学(     
A.反映出儒学的新发展B.具有民族交融的特征
C.体现了个性解放成果D.折射玄学地位的上升
2024-04-12更新 | 308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2)(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由中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到2021年10月,共有104个成员国,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中国(     
A.实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B.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加
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2023-05-19更新 | 266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5 . 公元前5世纪,雅典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力量,大量第四等级公民进入海军并开始领取薪资。亚里士多德表示:“这些人(海军)都来自人民,正是他们使国家变得强大,而那些重装步兵和贵族所发挥的作用却远逊于此。鉴于此,国家公职向所有人开放,使他们通过抽签和举手表决当选。”据此可知雅典海军的发展(       
A.强化了政治中的民主因素B.确立起平民的社会主导地位
C.给政府财政带来极大压力D.挤压了雅典陆军的发展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3年1月,共产国际认为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国民革命,因此,中共与国民党“互相配合行动是必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这一主张遭到包括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等中共委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孙中山和国民党仍幻想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因此对与国民党的合作持悲观态度。这一冲突(     
A.说明国共合作不可避免B.表明国共合作困难重重
C.预见到国共合作必然破裂D.体现出共产国际过度干预中国革命
2023-05-26更新 | 278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内阁设立后,宰相之权“皆已散而归之大小九卿……阁臣票拟悉据九卿之成案,不敢增一毫意见,不敢逾尺寸成规者也”。这说明当时(     
A.内阁名存实亡B.中央行政管理混乱
C.君主专制强化D.九卿独立决策政事
2023-08-29更新 | 265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5(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8 .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2024-05-08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2)(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容斋续笔》载:“国朝故实,台、谏官元不相见。故赵清献公为御史,论陈恭公,而范蜀公以谏官与之争。……今两者合为一府,居同门,出同幕,与故事异。”这一制度变化(      )
A.有利于精简中央机构人员B.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导致了宋朝政治日益腐败D.适应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2024-04-12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2)(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突厥)。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秘书监魏征曰:“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之者若是,故时发猛将以击之,收其河南以为郡县。”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谓不可,宜处之河南。”彦博又曰:“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从也(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祜、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

——摘编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九·论安边》


(1)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诏议安边之策中两种不同的主张,并分析其提出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