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
2020-11-19更新 | 151次组卷 | 3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前期地方行政制度为州县两级制,到唐朝后期,本为监察区划的“道”逐渐成为一级实体行政区划,地方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这种变化说明唐朝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继续完善
C.中央政府权威不断削弱D.地方政府掌控军政大权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通过年份文件名称
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2020-10-06更新 | 3381次组卷 | 6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
B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
D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A.AB.BC.CD.D
2020-10-05更新 | 3861次组卷 | 42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下表国家机构的组成看,该国的政体是
A.贵族共和制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
6 . 1953年,为改善和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6年,中国政府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上。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成为新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消除了周边国家的恐惧和疑虑心理
C.使得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孤立和遏制
D.改善了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7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8 . 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新时期的标志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加强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体改革的重点
D.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9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中国传统纺织业受到毁灭性打击,逐步走向消亡。
B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周易、论语、春秋、中外史学、地理、化学等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C     1946年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     中国走向了和平民主的大好局面
D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我国基层民主制度逐步确立

A.AB.BC.CD.D
2020-09-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国共合作大革命发展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D.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