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监察体制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地方督抚定期在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
B.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纠察内外百官
C.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D.监察御史开代表皇帝巡行地方之先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选中的人必须品德高尚,魏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等级选拔人才。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考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增加及第机会。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度(     
A.兼顾才学和从政能力B.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
C.仍有因循传统的特征D.沦为应试者投机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关于1954年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准确的是(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B.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组织
C.国家最高行政机关D.各人民团体参与立法的组织
4 . 亚里士多德写道:“(斯巴达的)君主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以上材料表明斯巴达的政治制度(     
A.包含一定程度民主因素B.君主的权力正逐渐下降
C.长老院被平民阶层掌控D.优于雅典城邦的民主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郊民巷曾被改为“使馆大街”……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被改名为“克林德街”。与这些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内阁官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三权分立B.自由平等C.主权在民D.责任内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民解放军第30军文工团团长胡士平,曾给家中父母兄弟写下了多封战地家书。下面是他在某次战斗期间写的一封家书中的几句话。据此判断,与这封家书写作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这鱼就是长江的鱼吧”
“如果明天再吃鱼的话,那是在大江以南去了”
“我们一定坚决打过去,把江南的兄弟都解放”
“在太阳刚露红的时候,我们安全的(地)到达了南岸。江南的大地苏醒了。现在我住在渡口的第一个村庄上”
A.全面内战的爆发B.三大战役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民国六年,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委任何应钦为贵州某地军事长官的委任状,后有时任总理段祺瑞的签字。这一委任状可以说明,当时政府(     
A.积极筹划国民革命运动B.名义上仍实行责任内阁制
C.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D.派系斗争得到有效缓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②议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②③均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