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材料   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间段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数据统计图


依据上面数据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
2019-03-3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辨析概念、解读史料和理解观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从词源学来说,古希腊文δημοκρατια(民主),是由δημοζ(人民)和κρατοζ(权力)两个词组合而成,涵义为人民的权力,即由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之意。后来,西方国家文字将此词直译为德谟克拉西(英文为Democracy)。近代作为政治术语使用时,内涵有所延伸和扩展,主要指人民主权,与古代的含义不尽一致。

(1)结合所学,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民主”的不同之处。

邮票在方寸之间见证着历史,可视为一种特别的史料。

注:图14上方文字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

(2)图14和15分别是1957年中国和匈牙利发行的十月革命纪念邮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张邮票进行解读。

要求:全面提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有学者提出:二战后的美欧关系受到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实力两大因素的制约,经历了从冷战期间依附性质的“特殊关系”到冷战结束后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的转变。

(3)请你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2018-01-20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

3 . 政治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人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古代中国管理地方制度的演变

(1)判断地图所反映的朝代。从地图上找信息,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图(1)朝代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朝代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朝代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______与图______所反映管理地方制度,其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表格,并回答问题

国家背景事件法律文件政治体制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

17-19世纪,欧美国家纷纷通过革命或改革,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体。

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的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要分析美国政治权利分配的特点(四个角度)。

①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墓碑的上方写着: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铭文为:哲学家们致力于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它。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结合碑文和史实,说明马克思主张改变世界的主要方式。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2018-01-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历史地图是依据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等的分析研究绘制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四幅地图(局部)对应的朝代及地方行政制度名称。

图片序号图1图2图3图4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

(2)请写出为解决图3所示制度隐患而采取的措施。
(3)请评价图4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归纳以上四幅地图体现的总体趋势。
2019-01-0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活力、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

跨越大洋的握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的握手被称为“跨越大洋的握手”(图)。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先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结合所学,简述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历程。

②为什么尼克松认为“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6 .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我们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中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被统治;抽签参加政治机构;……一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一切职司的任期都是短暂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材料一、二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在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下面是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图示。

(2)阅读材料三中英国议会与内阁关系图(图2),简述图示中的内容。图片作为一种历史资料,承载着历史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

(3)图3所示的会议通过了什么历史文献?说明这部文献是如何实现中央与地方、各权力部门之间分权与制衡的?

7 . 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根据下列两幅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题1和图2,这两幅图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有和不同?

(2)题1示意图中,如果唐太宗下令治理黄河,应该有哪一省负责实施?下图联邦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由哪位思想家在哪一场运动中提出来的?

(3)下图和下图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和共同点?

8 . 时代·主题·行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
力量发展简表(国民党党员不包括军队党员)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国民党共产党
1927年党员将近20万;有国民革命军党员突破6万;掌握少量部队
1937年党员52万;
约200万正规军
党员4万;
军队5.6万
1945年党员311万;
军队约500万
党员120万;
军队120余万

——摘编整理自《中国共产党史》《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等

(1)邓小平指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对付日本军国主义。抗战的胜利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也合乎两党利益。”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阐释。

要求:史实充分,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

材料二1985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命题。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2)邓小平和习近平对时代主题有相同的认识。解读1976年以来,基于此认识中国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8-01-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试卷
9 . 仔细观察下面三幅不同时期的欧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三幅地图指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2)图一反映的世界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后来这个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又有哪些?
(3)从图一到图三体现出的欧洲国际地位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2018-01-07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学校发展铭刻着时代的烙印。

材料一宋朝简明学制图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注:

国子学:最高学府,招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学生。

太学:招八品以下子弟或平民优秀子弟为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书、《内经》《道德经》《庄子》等。

辟雍:太学分校。

四门学、广文馆:准备参加科举的预备学校.武学:宋朝始设,为应对外患培养军事人才。

律学:设断案和律令两个专业。

书学、画学:主要学习书法,绘画专业课程及《论话》等理论课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官学教育的特点。

材料二东京大学于1877年成立。东大模仿德国大学的做法,国家主义色彩浓厚,文理科比例为6:4,鼓吹“法科万能”,为日本现代化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政治、技术官僚和高级研究人员。到19世纪末,日本大部分阁僚均毕业于东京大学。到世纪之交,日本的医科大学借助于兰学时代的雄厚基础,已接近国际水平。1878-1900年共培养35200名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满足了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日本认真学习西方的实业技术教育制度,注重中等技术专科人才的培养,到1900年中等实业技术学校已有290所,为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日本工厂,企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熟练、敬业的技术员和技工。明治时期的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大学创办的背景,并简述其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三1898年7月,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上奏的《大学章程》,置仕学院。12月京师大学堂开学,设诗、书、礼、仪及春、秋六科。1899年,中西并学,除经史外,开设算学、格致、化学及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普通课程,另立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为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教育的开端。

1902年,师范馆开学招生,甄拔各省绩学之士。振兴实业为其办学宗旨之一.1907年,进士馆改为法政学堂。1909年,始筹办分科,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各科俱以预科及译学馆毕业学生升入,近代意义的大学初具规模。

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校,总监督改称校长。1917年,蔡元培任大学校长,整顿校规,祛除弊习,停办工、农各科,专办文.理、法三科。全校学生增至两千人,校中又创设各会,如进德会、哲学会、理科化学演讲会、雄辩会,体育会、技击会、阅书报社、学生储蓄银行、消费公社等。

——摘编自《北大简史:京师大学堂到2l世纪的北京大学》

(3)阅读材料三,对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8-01-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