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随即通电全国,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严厉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义勇军斗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二战初期,无论英国还是美国,都没有把蒋介石当作真正的平等伙伴,也没有把中国视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场。194112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以“完成我等共同抗敌力量之联系与合作”。194215日,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战场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申报》的媒介影响力在国统区屈指可数,西安事变发生后,《申报》进行了跟踪报道。以抗战爆发为节点,国统区的社会舆论对西安事变态度亦迥然相异: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及国统区民众对西安事变持否定态度;抗战爆发后,西安事变在舆论中成为促进民族统一与团结的转折点。而在1949年5月27日终刊前的5月1日,《申报》最后一次提及西安事变:“中共至是,已穷无所之,又另为一次之阴谋,用抗日号召为烟幕,以煽动西安事变,卒赖全国民众之维护蒋委员长,始得还都主政,然后抗战,准备工作,未至中断。”然而,此时的《申报》影响力已大不如往昔,对中共的各种谩骂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摘编自单明明《西安事变在国统区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申报》在不同时期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并说明造成态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023-02-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政治上的枝强干弱,门阀与豪强愈发强盛。东汉末年,在外戚、宦官、朝官的三角斗争中,在农民起义和地方军阀的双重打击下,东汉朝廷名存实亡。三国时期贵族政治浮出水面,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了贵族政治,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分封复古,本意是抑制豪强门阀,不仅没有阻止门阀世家的发展,反而催化了门阀政治。

材料二  隋唐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官僚体制的录用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削平了世族的残余,促进了官僚群体的更新,稳定了国家编户齐民。隋唐开创并实行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科举的实行也使官员选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伦宁《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门阀政治从产生到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2022-12-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由朝廷临时任命主考官,改变知贡举一般多由礼部侍郎出任的做法,称权知贡举,为了分割其权,后又增设权同知贡举若干名,以后成为制度。宋太祖时,知贡举官虽然并不固定人选,但每当朝廷任命之后,并没有立即隔离,他们在主持考试之前仍有足够的时间接受请托或授受贿赂,因而往往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甚至引起落第士人的诉讼。据《宋史·选举志三》记载:“初立四门学,自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岁一试补。差一学官锁宿,弥封校其艺,疏名上闻而后给牒。”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宋真宗时两次下诏,重申这项制度。为了加强对主考官的监督,又进一步规定,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得与知贡举一例锁宿。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和外界隔离,就是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直到考试结束。其锁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若事情没有办完,就适当延长。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实行锁宿制度的原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实行锁宿制度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1910年,清王朝多次派员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博览会上中国展品除以农渔牧及其副产品、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为主外,还有古玩、祭器带有文化色彩的器物,得奖的也大多是诸如景泰蓝、丝绸之类的展品。清王朝参会的展场布置既建辕门、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甚至设有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容像;还陈列对联、灯笼、绣画等物品。场馆的命名或称为“大清国”,意为“大清朝”,或称为“中华公所”,富含“中华文化”意味。但西方强国却对晚清中国不屑一顾,除了在会场上刁难中国人外,还将中国视为殖民地和“半开化的国家”。

——摘编自洪振强《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之形塑》

材料二   19511957年,中国共参加了20多次大型的国际展览会。在场馆的陈设上,凸显了天安门、国旗等,而在1956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上,中国国旗与苏美英等参加国国旗并列。参会的展品全面展示了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其中重工业展品居于突出的位置,如1956年在保加利亚举办的展会上,重工业品的比重为40%。参加展会的观众也改变了对中国的错误认知,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了。除了工业品,中国还借展品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海外的观众纷纷为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赞叹不已。

——摘编自夏松涛《1951—1957年新中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的形象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参展的特点并指出其塑造的国家形象。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参展的意义并分析新中国与晚清国家形象不同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报道引起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孔夫子是最有智慧和道德的人,他的儒教治国使得中国繁荣富庶,安定开明,是其他国家效仿的典范。启蒙主义哲学家竭力将中国渲染成一个世俗乐园。中国的开明帝王,宗教宽容的政策,孔夫子的睿智,都使当时的西方人自愧弗如。然而,这股中国热于18世纪中期到达顶峰后发生了转折。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国内一连串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得中国在欧洲的威望严重下降。1793年英国特使马夏尔尼出使中国,由于觐见礼之争,被迫屈辱地返回国内,同时他把一个腐败盛行、愚昧落后、狂妄自大的中国形象带到西方。西方对中国的想象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缘于鸦片战争。东方帝国变得不堪一击,而更多亲临者的所见所闻打破了以往的高大形象。

——摘编自程蒙、龚灿等《中国的国际形象变迁》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大国,在世界上形成了超级大国的国际印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国际反恐、禁毒、跨国犯罪等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这些为美国树立了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但是,冷战以来,从老布什时期的海湾战争,到克林顿时期的科索沃危机,再到小布什时期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再加上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所有的这些都大大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塑造了美国强权政治和霸权外交的国际形象,从而形成了美国国际形象的两重性。

——摘编自张昊《冷战后美国国际形象两重性及其原因简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一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的国际形象并分别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际形象两重性的涵义并说明影响国际形象的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一方面废除“公荐”的合法性,防止学子、考官之间的朋党关系,另一方面开创了“糊名”“誊录”的方法。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盖上,阅卷官员无从得到考生信息,进而使得阅卷更加地公平;誊录,就是将考生的卷子进行统一的抄录,使主考官和学生之间无法利用笔迹建立不公平的阅卷关系。并创立“特奏名”,安抚贫寒学子以及老而无成和多试而不第者,为参与到科举中却没有收获的学子开设了新的入仕途径。另外,宋代还将殿试制度化,避免了因学子与当朝官员之间有特殊关系而影响科举的公平,并规定“殿试免黜落”,同时,对于科举录取的名额也进行了大幅度地增长。

——摘编自徐振宁《中国古代科举的发展阶段及其文化特征》

材料二   西方的文官制度效法的对象是明清科举制度,但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予以适应性改造。明清科举选官主要以考八股文为主,考试内容单一,在科举考试之后,任官则由国家统一调配。西方的文官制度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复试,对通过考试的官员进行分类,建立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以及职前培训制度,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从而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完善科举考试制度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之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7年,怀特布雷特向议会提交用公款资助建立国民教育的提案,虽然该提案未获通过,但却推动了自愿为国家提供普及初等教育社团的建立。1830年,辉格党上台,贵族被迫与正在兴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议案扩大了选举权。1833年,在舆论压力下,议会终于通过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1839年该项拨款增至3万英镑,并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英国第一个国家监督和管理教育的机构。1858年,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行政部,加强对民众教育的管理。1862年,议会通过教育修正案,教育投入被纳入正常的以征税为保障的立法轨道。1880年,英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法。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共创办各类学堂37所,其中外语学堂8所,专门技术学堂11所,军事技术学堂18所。从时间上看,19世纪70年代以前,洋务教育以办外语学堂为主,七八十年代,洋务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有技术、军事、医学、工程学、矿学、电学等。甲午战争后,清朝创办的学堂已开始注意学堂的不同等级之分,如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苏州、无锡等地出现的三等公学堂,一个较完整的学制系统已经形成。到1901年,逐渐出现了门类明确的小学、中学、大学堂和女塾,学堂逐渐走向系统化。这一时期,清朝还创办了大量的农业类、商业类学堂,学堂的门类更加广泛。举凡工、商、农、桑、矿、声、医、化、光、电、格致各目均有学堂,近代教育趋向系统化。

——摘编自张雪蓉《论洋务时期的教育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近代教育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确立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着力拉拢士人。宋太宗时期开始大规模地开科取士,广泛吸纳读书人参与宋朝政治,激发了宋朝人读书求学的热情,社会上兴起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随之大兴。宋仁宗时初步恢复了从太学、国子监到州、县学的官办教育。到宋徽宗朝,在学人数有二十一万余员。民间创办的私人书院在宋朝也大行其道,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教育还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南方的文化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了,南方读书人考中科举的人数也大大超过了北方,这种现象甚至一度引起了北方官员的不满。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大都围绕科举考试来安排教学,故其教学内容偏重经学、诗赋,铸就了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发达的宋代教育,为“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局面的出现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陈振《宋史》

材料二   晚清时期虽在兵燹之中,却相当重视教育对于富国、强国的积极作用,进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从某种程度来说,晚清时期的教育比社会一些其他领域更早地踏上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晚清时期,教育近代化变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国,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由于教育近代化的被动性,变革是非系统且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的演进,既有传统文化的自觉,也有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由于无法真正地充实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学为体”便聚焦在维护皇权统治上,而非造就新人;“西学”在教育上的内涵、外延日益丰富,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演变。“中体西用”的宗旨面临着“体用不二”的挑战,近代化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也产生了伦理危机,对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提出了挑战。道德体系及道德教育模式解构与建构的乏力,从社会伦理关系上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

——摘编自戴红宇、张荣伟《论晚清教育的变革与断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概述其出现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御史台受九卿之一的少府节制,御史中丞的实际地位也略低于尚书丞郎魏晋时期的御史台脱离少府而成为独立的监察机关,并改变了两汉以来中央监察机构三大系统(御史台、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并存的状况,监察职权渐次(统)归于御史台。御史职权范围扩大,地位有所提高,这成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由秦汉初创阶段向隋唐完备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但因御史监察制度植根于门阀制度的土壤上,受到士族特权的阻碍,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摘编自薛箐、林恒青《魏晋南北朝御史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明朝监察机构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有较为独立的弹劾权,监察范围上至朝廷各部及地方政府(三司),下至平民百姓,包括行政、司法、军政、教育及一切朝令和祭祀的典礼等,其任免、升黜及定罪量刑皆由皇帝亲自定夺。监察机构与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受到上级、同级(平级)之间和其他机构的监督,从而形成了严谨的监察体制。明代监察制度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加强了对中央与地方各级机构的全面监督。

——摘编自李丽《试论明代的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魏晋时期相比,明朝监察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监察制度实施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