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有学者对明清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概括:
风格代表作品
明朝中叶以后浪漫主义《西游记》《牡丹亭》
明清之际感伤主义《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
清代批判现实主义《红楼梦》《儒林外史》

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
A.其艺术风格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B.突出表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C.折射出对儒学正统的大胆挑战D.主要聚焦于普通的市民生活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三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孟子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当时的地位。
(3)材料三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该主张有什么样的目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的核心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4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毁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草,迪绝百流,遥乃兴学校,置悔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二 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在《辛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教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策刻,亦何益战!”

材料三 自汉以来,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成为裁们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科技文艺成就也充实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功能,构成了光耀千秋、辉燑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之根。

——摘编自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及提出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认识。
6 .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师夷长技”得以实践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一,概括“师夷长技”实践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这一行为的直接目的。
2020-08-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三: “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材料四: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也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即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内容?
(2)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谁?他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什么?
2020-05-26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对周王室的态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及实践的成败。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某市中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B.道家兵家C.道家儒家D.墨家儒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