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如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
年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学校/所在校生/万人学校/所在校生/万人学校/所在校生/万人
19493400002400521912720511.7
2001491300125001009009115.3119111175.05

A.法律法规完备B.管理日益完善C.学科门类齐全D.取得巨大成就
2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9年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超过10亿。为了解决饥饿困扰,杂交水稻技术成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项目。这说明农业科技进步
A.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担当力B.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C.促使中国成为农业科技强国D.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2022-0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觉得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科学都相对具有“官办”性质。...天文学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职公仆而已。...文化更低、更下一层的技师和工匠也无疑同样具有这种官僚性质”。

----李约瑟《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就很发达,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专业....内容十分丰富。一些与手工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学科,像力学、物理学等都不像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一些学科那样发达,也不成体系。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及其特征》

材料二     改革开放开启了科学的春天。...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再创佳绩。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高端装备、重大工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为稳增长保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当代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201918日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及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的主要原因及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认识。
4 . 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制约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农学
项数2225259778825

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C.古代科技注重实用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导致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最主要的是
中国20世纪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80年代初23.5%
1990年15.88﹪
1997年12.21﹪
2001年6.72﹪

A.“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2020-12-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今教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宋代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广为流传,历代沿用。以《三字经》的编写为例,它语言生动活泼,文字通俗易学,表达简明扼要,格式富有韵味。著名学者也参与蒙学教材的编写,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妇,亦能口诵古人言语”,而且“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

——摘编自秦海霞《谈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作出了统一教材制度的战略决策,加强了教科书编审工作力度和政治内容的把关。从195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科书,集中全国之力协同攻关,选调和集中一批学科专家、名师和专业编辑,全部采取集体讨论的工作制度和社内外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保障了教材质量。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54年至1956年编成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30种30册,课本93种233册”。这套教材的编写出版使全国所有地方、学校、学生都使用上了高水平、权威性、国家级的全学科教材,解决了过去供应迟缓、版本不一、发行混乱的问题,开启了新中国“一纲一本、统编统用”的新时代。

——摘编自郭戈《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蒙学教材兴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后国家统一编订中小学教材的意义。
8 .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依此判断下列,属于科学发现范畴的是
A.张衡创制地动仪成功测出千里外的地震
B.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C.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
D.毕异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今后物理学家用不着再干什么了,只需要把各种数据测得精确些就行了。产生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B.物理学推动了科技革命爆发
C.普朗克量子论的出现D.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4年12月,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养病期间,通过走亲访友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写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下表根据该文列举的一个佃农家庭一年收支情况整理而成(单位:银元)。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   ②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
③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   ④体现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作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