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3 . 牛顿学说表明存在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孟德斯鸠受此影响,在研究“法”时,希望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这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
A.对社会科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B.导致人治被法治所取代
C.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法则
5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2016-1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B.走十月革命道路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
2016-12-12更新 | 265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词起源于民间,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其社会条件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城市生活的丰富   
③市民阶层的壮大     ④资产阶级的产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图中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海外殖民地的拓展D.外来移民的涌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