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23 道试题
1 . 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2 . 沙龙在17世纪传入法国时由贵妇组织,主要讨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18世纪中后期,沙龙发展为公共舆论、信息交流、思想交锋的中心。这一变化(     
A.说明法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B.表明法国社会思想言论自由
C.促使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勃兴D.推动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3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2023·河南·模拟预测
名校
4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下·广东佛山·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刊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据此判断合理的是(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私学的发展
C.学习儒学有了标准范本D.造纸术尚未改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和希腊都开始出现了哲学家。在此以前,中国已有《尚书》《诗经》,希腊已有《伊里亚特》《奥德赛》等等,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古代哲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资料。在古代希腊,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但哲学家出现以后,他们开始思考世界“始基”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试图以某种物质作为“始基”来解释世界。在古代中国,也长期有祭神求福的传统,可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有了对天将信将疑的思想倾向。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重人事而不重天,这都反映了一种人在自然关系上的某种精神觉醒。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都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书都是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在古代中国,也有孔子主张爱有等差的“仁”,墨子主张爱无区别的“兼爱”等等,不同的学派都为自己的主张作了论证,处于争鸣的状态中。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们当然不可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认识问题,他们能对此有所反省,提出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种精神的觉醒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和希腊哲学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和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表现并简析其意义。
7 . 为推动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了《圣经》,路德也因此成为“德语规则的起草人”。德国诗人海涅对此评价:“这种书面语言今天仍盛行于德国,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     
A.语言的统一有利于宗教信仰的统一B.宗教信仰统一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
C.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欧洲15世纪至17世纪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学说或著作(部分)。据此可以推知,当时欧洲(     

人物

哥白尼

布鲁诺

开普勒

学说或著作

“日心说”

发展“日心说”

《新天文学》

内容

太阳并非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自身也在运动

阐释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A.科学与神学出现了此消彼长现象B.摆脱了宗教思想束缚
C.天文学革命揭开了启蒙运动序幕D.神学权威受到了挑战
10 . 16世纪初期,马丁·路德一方面重点批判教会一味注重外在仪式和善功行为的“伪侍奉”弊端;另一方面,基于新约福音创建了信靠耶稣基督为唯一救赎道路的“称义”“再生”。由此可见,路德的因信称义观(     
A.注重于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B.以新约反对基督教基本教义
C.具有批判与重建的双重功能D.否定天主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