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想保障自由,从国家政治角度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只有从政制上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才能使政治自由在法律上不至于落空。……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由人民自己选出的议会机关来行使;行政权主要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以及其他法律的执行权;司法权是依照法律惩罚罪犯和裁判私人争讼的权力,具有独立性。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84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德斯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政治自由”?结合所学谈谈孟德斯鸠的核心观点有何影响?

材料二   杰斐逊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时,两党都要求他连任第三届。杰斐逊表示:“华盛顿将军在任总统八年后自愿放弃竞选,树立了榜样,我要仿效他。在多几个这样的先例,就会对任何一个想要极力延长总统任期的后继者排除惯例的企图增加障碍”。

——《大国崛起.美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将军在任总统八年后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并概述华盛顿的主要历史贡献?
2021-02-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我们可以晓得孔子主义(就是中国人所谓纲常名教)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真理。孔子或其他古人,只是一代哲人,决不是“万世师表”。他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二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他的学说适宜于那样经济状况的缘故。第二,我们可以晓得中国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都是建立在大家族制上的东西。中国思想的变动就是家族制度崩坏的征候。

——摘编自李大钊《新青年(第7卷第2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关于孔子人物形象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的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近代政治或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孔子形象变化与近代化”谈谈自己的认识。
2021-02-04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教会学校是近代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办的,由宗教团体主持或资助各类学校的泛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中国大学生专业分布情况及百分比表

专业名称教会大学全国大学(包括教会大学)
人文学科32.719.0
法学10.326.4
教育0.29.7
商学5.87.3
总计51.362.4
工程类0.214.16
医学和药学6.56.31
农学6.84.39
自然科学33.812.75
总计48.737.61

——王凤玉编著《借鉴与创新: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历程》

材料二:我国政府接办私立高等学校,开始于接办“教会大学”,而在1951年至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最后完成。在这一调整中,“教会大学”的校名均被撤销,所有私立大学,或并入公立大学,或改为公立大学。

——陈学恂 高奇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教会大学学生专业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新中国接办教会大学的背景。
2021-02-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下,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牛顿力学到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哪种科技或者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大。(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021-02-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毁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草,迪绝百流,遥乃兴学校,置悔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二 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在《辛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教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策刻,亦何益战!”

材料三 自汉以来,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成为裁们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科技文艺成就也充实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功能,构成了光耀千秋、辉燑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之根。

——摘编自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及提出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揺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并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2021-01-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5年,同盟会宣言中提出四项“治国之大本,布告天下”:1、驱除鞑虏,2、恢复中华,3、建立民国,4、平均地权。……《民报·发刊词》将这四项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特别提出民生主义的本意是为防止已发达国家发生的“国强民困”、两极分化的问题。孙中山设想采取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方针。……多数史家认为孙中山的核定地价的思想是受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影响。亨利·乔治主张以征收土地的单一税制,来实现反对垄断,达到全民共享社会财富的目的。

材料二   1924年,在孙中山所拟定的《建国大纲》中将民生主义放在民权、民族的前面,其排列顺序是:“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其次为民权;其三为民族”。……在土地问题上,规定:“每县必须先规定全县私有土地之价,其法由地主自报之,地方政府则照价征税,并可随时照价收买。自此次报价以后,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会之进步而增价者,则其利益当为全县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在同年的民生主义讲演中,孙中山又将自己的民生主义称其为是社会主义、大同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金科《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主要目的及其思想来源。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土地问题上采取的方法。如何理解孙中山将“民生主义称其为是社会主义”?
(3)据材料一、二,比较民生主义在孙中山心中位置的变化。就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情结,谈谈你的看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依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49年11月,新中国政府在旧中国南京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经过改组、整顿和充实,建立起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1956年,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 的号召,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同时,各省、地市、县逐级根据自己的条件相继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这一集中型的科技体制显然是为适应计划型经济体制而发展起来的。“文革”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95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实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

——摘编自廖添土、戴天放《建国6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体制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贯中西的严复、梁启超,其家风传承、家庭教育,可以折射近代中国社会及思想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母造尊。”1921103,饱受肺病折唐的严复在弥留之际,郑重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这是他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二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针对当时学校偏重西学的状况,梁启超注意在课外增加儿女们的国学陶养,指导他们阅读国学书籍,也请家庭教师补习国文。…梁思成说过:“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对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严复和梁启超二人家庭教育观相同点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皖南徽州地处偏僻,民风淳朴而廉劲,学风坚实而条理。梁启超曰:“皖南,故朱子产地也,自昔多学者。清初有歙县黄扶孟治文字学,专从发音上研究训诂;康熙中叶,宣城梅勿庵崛起,为历算学第一师;雍正间,集其成者为江慎修,蜕变而光大之者则戴东原。”乾隆立朝之初,强调“学问必有根柢,方为实学。治一经必深一经之蕴,以此发为文辞,自然醇正典雅。”随着四库馆的开设及《四库全书》的辑成,汉学考据之风渐甄极盛。而此时江南地区的乡野学术,也正上行下效,尊经复古,崇尚经术。可以说,“皖派”学术既是儒学本身内在发展的结果,更多的还是与朝廷的意识初步契合的结果。

——摘编自徐道彬《“皖派”:乾嘉汉学的主力》

材料二   百科全书派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学术团体之一,其法律思想不但促进了科学发展,而且对神学和宗教意识进行了有力批判,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武器。他们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为奋斗目标,以理性为革命旗帜,以无神论为理论武器,对封建国家的制度、伦理道德以及宗教神学进行了严厉批判和彻底否定。宪政、自然法、平等和自由等观念是百科全书派实行法治为中心的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张人们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公正是法律的核心,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在制定法律时必须着眼于人民的利益。

——摘编自田喜清《百科全书派的法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中期“皖派”学术和法国百科全书派法律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朝“皖派”学术与法国百科全书派法律思想所体现的文化主流思想,并分析二者对中西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
2021-07-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