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胡适就说过:“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要拯救我们这个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西洋的近代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激起了一片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形成一股传统文化“复归”的浪潮。梁启超大叫“科学破产”,建立在资产阶级物质文明基础上的西方精神文明,在他心目中也一齐崩塌。他决心要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调剂”西洋文明

材料二   瞿秋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解制刀,精粹地分析了所谓“东西文化论战”。他指,现代资产阶级的文明,无论在科学技术或者思想学术方面,都比封建宗法时代的文明进步。中国文化的出路决不是“向后转”,而是“向前进”,“逐步前进,颠覆宗法社会、封建制、世界的资本主义,以完成世界革命的伟业—如此,方是行向新文化的道路。”李大钊期待着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崛起,“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进经济组织。不改进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定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

——材料一、二摘编自李华兴《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及传统文化所持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
2 . 20世纪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产生了许多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鱿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标试验用书《历史》

材料二   (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卒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述的是什么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三   24年前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鲜明地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袖。在24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领导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根本指导忍想,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逐渐成为集中全党智慈的毛泽东忍想.……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刘少奇的报告.在随后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用两天的时间,向代表们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刘少奇在会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代表全党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个报告获得了一致通过.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也成为中共“七大”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之

——《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特点,指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新贡献。

材料四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时期又形成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4)综上,谈一谈你对这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认识。
3 . 对于各国而言,现代化是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现代化道路,钱乘旦教授认为,走向政治民主是共同的终点,但方式因条件而异。他对西方发达国家总结出这样三条政治现代化道路:第一条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渐进改革之路,即通过不断的改革、妥协完成政治现代化的道路;第二条是以法国为代表的人民革命之路,暴力色彩浓厚,反复而跳跃;第三条是德国式道路,其特点是新生社会力量在现代化过程中丢失主动权,旧的社会统治集团主导国家现代化,最终将国家引向错误的发展方向。政治现代化的这三条道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世界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大体会遵循这三种模式,只不过在细节上有所不同而已。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涵,陈晓律教授认为工业化模式包括:英美模式,即内生型的自由放任模式;法国模式——曲折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延续时间长,变化的幅度也较为缓慢,其特征是“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德日模式,又称统制型工业化模式,政府对工业化起引导作用,但不直接涉足经济发展领域。

丁建弘教授通过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俄国、日本等国现代化历程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在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创造的现代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新历史时代,发达国家是领头羊,二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先后被卷入现代化的世界大潮之中;现代化道路又是多样的,每个国家都需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通向现代化之路。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西方现代化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棉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多半是由非凡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学革命”为何成为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并谈一谈它们给你的启示。
2020-02-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顾炎武此论意在(     
A.否定孔孟权威B.弘扬陆王心学C.倡导经世致用D.揭示明亡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所谓“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有哪些?
(2)材料二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2-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论的政治伦理思想。“仁”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仁”的表现形式是“礼”,“礼”的内核是“仁”。孔子“礼”的思想传承于周礼,它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中庸”则是孔子提出的修身、处事的理论原则,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强调人与人关系中,要“执两用而中”,无过无不及。例如,在君臣关系中,要加强君主权力与尊重臣民权利相统一,君主驭臣又接受臣民的监督,臣民可以匡正君主的行为而不能越界;官民关系中,官府要宽以待民,人民要知礼而为。

——摘编自魏雪《先秦儒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宋代儒学的表现形态是理学,它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它主要讨论“性与天道”的哲学问题,并旁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理学的出现加强了封建主义精神压迫,同时它又是儒学思想中精华的发扬光大。当理学家离开关于“天理”的说教而论述治学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朱熹在研究文化遗产时,非常注重独立思考,他强调“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理学的经邦济世思想和“国格”观念,在一些政治家和志士仁人身上也发出了光芒。如文天祥在被囚禁的土牢里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思想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先秦儒学相比,宋代理学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就连某些博物学家也抵触进化论。大解剖学家欧文爵士认为,进化通过细胞内部的动力而发生。所以,他二十多年的同事和好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进化论问世时,他表示坚决反对。他觉得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偶然机缘的产物,因而坚决不能接受……尽管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诸多方面的非议和质疑,然而正是这种争论使得进化论思想家喻户晓,逐渐深入人心。达尔文的进化论用“起源论”代替“神创论”,用“物种可变论”代替“物种不变论”,实行了科学摆脱神学的意识形态革命。许多社会思想流派迅速从中吸收各自所需的“营养”,将其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作为构建理论的依据和支撑点。

——王秋安《外国对进化论的反映》

材料二   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汰”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我自己的名字(胡适之——引者注)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胡适《四十自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社会对进化论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从进化论的传播中得到的启示。
2023-01-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儒家有着丰富的人口伦理思想。孔子称赞卫国人口富足,指出“足食、足兵”百姓就会信任统治者。孔子把人口分为“君子”和“小人”;孟子则进一步把人口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荀子将人口划分为“士农工商”,认为“工商众则国贫”。孔子认为人民生活富足后就应该接受教育,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为国效力的合格人才,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性,主张“礼之用,和为贵”,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孟子首次系统提出了建立“人和”社会的理念,认为战争、政治胜负的关键是“人和”。

——据蒋琴《先秦儒家人口伦理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认为“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1924年,他却指出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相比人口数量,孙中山更重视人口的其他问题。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饬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令”等,同时力主引进外资和“外才”;在国内移民方面以国家的力量来主导,以外国有经验的人士辅助,达到发展经济、舒缓人口和巩固边防的作用。他还主张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设想,以“为人民谋社会种种之幸福”。

——据李道缉《孙中山人口思想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人口思想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近代人口思想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困境,深入分析国情,认为农民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农民人数多,只有落脚于农村才有可能扭转革命时局。为此,毛泽东等人开辟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探索解决民族解放之路。50年代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之际,毛泽东强调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人继续带领人民开辟新的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攻克改革遇到的“硬骨头”等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国情结合,取得开创性成就。

——摘编自郭媛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逻辑生成和现实意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并谈谈你对该理论成果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