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事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摘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释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数)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县,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3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材料一中“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救治‘头脑疾病’”分别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道路的建议。
2022-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材料反映的主题。指出上述材料中能够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是哪一材料,为什么?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梨也有所革新……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福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

——《太湖地区农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人类劳作方式趋于简单和自由,且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就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们从自然中不断获得全新的动力,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使人们的工作变得“省劲”,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为省劲而废的劲是技术”。

——摘编自杜森《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反思》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为省劲而废的劲是技术”的理解。如果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农业革命,那么,纵观世界文明史,谈谈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产业技术革命历程。
2022-03-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5 . 【牛顿自然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一 马克思曾经认为,牛顿力学体系对近代科学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其先进的理论带给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全新高度,牛顿力学的科学方法作为一代科学巨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后世数百年的科学研究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

材料二 18世纪30年代,牛顿思想在法国的传播标志着启蒙运动向纵深发展。伏尔泰认为,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与其说是启蒙运动选择了科学,不如说是科学的本质与特征决定了它必然在启蒙运动中崭露头角。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孟德斯鸠则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的杰出代表。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牛顿力学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制度建设”角度指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谈谈你对近代科学与思想运动的认识。
2022-07-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二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公元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学术界。数学家花拉子密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洲溪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十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

材料二1718世纪,中国十代的主要经典和癸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各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气燃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模。启蒙思想家堆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印度数字能够“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3)综上,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2-07-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材料二   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在他的骨子里都有很深的印记,在冲突中凸显出美的价值,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摘编自朱秀成《以〈吉檀迦利〉为文本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材料三   我们看到,每一代人的感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代的风格是震撼的、羞怯的或眩晕的,另一时代的风格或许就成了粗犷的,再过一个时代它或许就变成了像俯视人类的上帝一样无动于衷。所有这些风格都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由许多社会原因决定的。

——摘编自[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文学特色。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子的思想呈现为以法律为核心、术和势为两翼的架构,该思想架构是以君、臣、民为作用链条的。在此作用链条中,君主集法、术、势于一身,而臣和民不过是此宝塔式结构中下面的两个层级;该作用链条的作用顺序是人君驾驭群臣,群臣则要担负起治民的责任。

——摘编自陆玉胜《韩非子法制思想的再阐释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   秦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而“独尊儒术”是汉代统治思想确立的根本标志。董仲舒借鉴道家、阴阳家的理论,将儒学哲理化,完成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宇宙论证明,在儒学史上首次建立了儒学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后,儒学不仅由民间升入庙堂,而且更具有了“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经学思想的传播,导致儒学的“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

——摘编自陈寒鸣《“天人三策":武帝对儒学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法治的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独尊儒术”局面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新儒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思想与社会”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思想不断得以发展成熟,直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逐步形成,党才能够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理论思考,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从而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逐渐赢得崇高威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及启示》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的非典疫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这些认识基础上,我们党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根本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指明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冷溶《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胡锦涛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不断丰富的认识。
10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