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深入人心。这些现象反映出
A.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效显著B.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
C.科教兴国的战略深入人心D.科技水平决定教育价值取向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时期,史谓“书籍之有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在宋代统治阶级治国方针的指导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整个社会读书之风盛行。宋代史学、金石学等学术活动和宋词、评话等文学创作空前活跃,因此刊刻学术著作和诗文集的人很多,文化的繁荣大大地促进了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宋朝的皇帝都极其注意对图书的收集典藏和整理,《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就是在太宗、真宗的主持下编篆刻印的。宋代书商刻印发行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儒家经典著作、科考程文、生活用书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门类,满足了宋代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旨趣和购书需求,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卢厚杰《宋代书商市场意识述略》

材料二   报纸“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被国人共知是有一个过程的,20世纪初,洋货充斥于中国市场,受到洋商靠广告推销货物的启发,以报纸广告作为商战的利器,华商吹响了国货与洋货角逐的号角。清朝末年受外力的影响,重商思潮“第一次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所在”。清政府颁布了《商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以维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这一时期商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职业学校相继创办,有识之士也纷纷在商科教育中,增设广告学课程。一批最早出国学习或经营实业的有识之士纷纷将国外的译著或广告技艺介绍到中国,这些对于国人广告观念的觉醒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审时度势的华商积极利用这一高涨的社会情绪,用“中国人请用国货”等口号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货运动。“广告者,乃攻城掠地之工具也。盖商人以诚信为壁垒,以广告为战具,广告精良,犹战具之犀利也。”

——摘编自杜艳艳《中国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
2022-03-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
2022·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意大利出现的一个艺术流派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器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以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和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艺术主张
A.体现了唯美浪漫的特点B.突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C.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D.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2022-03-23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弗兰切斯科·约瑟·德·戈雅(1746—1828)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其代表作品《拿水罐的少女》,借描述一位充满青春和生命力的劳动姑娘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画面运用大色块、富有激情的笔触塑造这位少女顶天立地的形象。下列作品的风格与《拿水罐的少女》一致的是
A.《等待戈多》B.《十日谈》C.《人间喜剧》D.《巴黎圣母院》
2022-03-23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西欧从传统迈向近代社会时期的思想巨人,他在近代科学方法和自然哲学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有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认为应该把尊重事实,搜集和确定事实作为“归纳法”的第一步。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哲学,他指出“所谓知识在于实践中能够具有一定的效用,功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人类征服和占有自然的重要手段。亨利.沃登爵士称他为现代“科学之光”。

——摘编自丁立群等《技术实践论:另一种实践哲学传统》

材料二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代表。梁启超对顾炎武的治学方法推崇备致,认为“贵创”“博证”“致用”是顾炎武学术研究究方法的精华。顾炎武在治学过程中反对一味模仿古人,提倡独力创新,将“独创理论还原于人事的日常经验才可知其正误”。顾炎式做学问反对玄学、理学之清谈,主张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的学间,引古著今,注重用学到的知识或自己形成的理论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提出了“学以致用、“明道教世"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学者的“济世情怀”。

——摘编自威福康《论颐炎武治学方法的儒家精神与哲学意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学术思思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不同的历史价值
2022·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只静坐读书“耗气劳心,萎惰精神,疲软筋骨”,使人“兵刑钱谷,渺不知为何物”,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主张。据此可知
A.倡导格物致知的修学方式B.市民阶层文化诉求发生改变
C.理学的心性义理遭到质疑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
2022-03-22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43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8届南京、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8 .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顾、王的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回应。……既非启蒙,也非对理学的续述,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价值观念的回归。”据此可知
A.理学不利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理学失去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2022-03-1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苏历史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克.莱顿曾在1882年发表有关伦敦雾霾的言论:“我们是靠模仿和再现为生的人,我们需要光、也仅有光可揭示眼前的对象及它们的美。所以,黯淡的光和污浊的色彩,让我们生活和创作的源泉渐渐干涸。”由此判断,克.莱顿的艺术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
10 .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再昕命于上帝,而好像有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并且这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还应用于人类社会。由此可知,牛顿力学(  )
A.改变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B.动摇了上帝创世说的根基
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时的规律D.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