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023-01-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卷(文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入,主要是说明了孔子(     
A.“以德服人”的理念B.“有教无类”的思想
C.“克己复礼”的要求D.“为政以德”的主张
2023-01-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实验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由此欧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以下言论体现该思潮的是(     
A.“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B.“理性是激情的奴隶。”——【英】大卫·休谟
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D.“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2022-12-19更新 | 310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2022-12-16更新 | 234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崛起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他所说的“理”在社会中应体现为(     
A.自然法则B.天人感应C.伦理纲常D.历史规律
2022-12-05更新 | 392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元朝(     
A.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B.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戏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2022-11-16更新 | 220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它只是“一党一派之所主张”,“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故今后的革命,要由“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陈独秀强调(        
A.革命成功后要注重开发民智B.政治斗争无益于解决国民需求
C.国民须掌握辛亥革命领导权D.唤起民众的政治觉悟意义重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