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阅读以隋唐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如下表所示。该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       

阶段

阅读概况

隋唐以前

阅读是一种奢侈,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

隋唐以后

阅读行为出现了由“官”向“民”的下移和扩展,阅读人数大大增加,出现阅读目的性的分化和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A.官僚士大夫的文化影响力增强B.社会的变迁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C.官府对百姓的控制力明显减弱D.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缓和
2 .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刘彻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变化(       
A.推动了儒家与道家的相互融合B.意在削弱地方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C.是社会发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D.是为了提升先秦儒学的政治地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2年上海《申报》创刊50周年,报馆借机延请各界名人对最近50年世界及中国的变化进行一次总结,梁启超应邀撰写了《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的文章。

梁启超把近五十年的中国人的进步历史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恰值欧洲大战告终,全世界思潮都添许多活气,新近回国的留学生,又很出了几位人物,鼓起勇气做全部解放的运动。


(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第二期”与“第三期”的主要思潮。
(2)请提炼一个主题或一个关键词概括材料中五十年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
2022-02-09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欧洲不同时期的宇宙观。对表中观点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中世纪以来

人们普遍地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人类又是地球的主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这个“目的”而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16—17世纪

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小小的卫星,在无限大的宇宙空间,地球不过是沧海中之一粟,这就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显得渺小多了。
A.神学体系的崩溃B.科学革命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发生D.工业革命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礼服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衣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由此可见朱子深衣
A.凸显了南宋的时代风尚变化B.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C.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D.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的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格物致知”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9.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0-05更新 | 3209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库车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成书于元朝的《宋史》认为: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直到北宋,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这一变化反映出
A.佛教的传播B.道教的兴盛C.儒学的复兴D.理学的僵化
2021-03-05更新 | 471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法国多数基督教神学家认为游戏是“魔鬼的礼物”,除个别技巧类游戏外,原则上反对游戏。但从15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宗教肖像画之中,游戏也成为纯真乃至圣洁的象征。这一变化
A.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推动
C.推动了儿童教育的普及D.表明俗世与宗教的分离
2020-04-09更新 | 53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题
10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