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同文化不断碰撞相互吸纳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化直到十八世纪才受到耶稣会士的注意。马若瑟在1732年翻译了元曲《赵氏孤儿》,法译本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1734年巴黎《法兰西时报》杂志刊登了一部分,……伏尔泰将它改编成一个新的剧本,于1755年8月20日公演于巴黎。在剧本题目下,伏尔泰加上“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一行文字。在伏尔泰的这个剧本中,讲述了称霸一世的成吉思汗最后为崇高的道义所折服。他在前言中宣称:“这是一个巨大的明证,体现了理性和才智最终必然凌驾于愚昧和野蛮”。

——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耶稣会士那种对中国理想主义的报道被挤到了一边,莱布尼茨、伏尔泰式的对中国宽容、羡慕、崇敬的态度越来越被“欧洲文化优越”论所替代。进入19世纪后,随着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拓展,欧洲人的“自大感”发展到极端。……中国成为一个落后黑暗的王国。

——张海林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根据孔子的教导”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9-12-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统治者提出“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立法原则,主张通过“政的划一、刑的强制、礼的规范、乐的感染”,实现“同一民心”,成就“王道”“治道”。由此可见
A.礼乐的重要性超过了刑政B.传统文化决定政治影响力
C.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实施D.以礼入法具备历史渊源
2019-12-02更新 | 74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主要目的是
A.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B.为社会治理提供导向C.强调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2019-11-21更新 | 956次组卷 | 7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
4 . 如表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
时期议题理据内容
汉文帝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灾异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馑之害,滴见天地,灾及万民
汉武帝礼法·议尊宝鼎祥瑞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
汉光武帝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灾异六年有日食之异

如表据此可以判断,汉代
A.民间迷信思想较为盛行
B.天人感应观念普遍流行
C.皇权政治具有神秘色彩
D.政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
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
2019-10-10更新 | 772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晋城一中,临汾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 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关于历史分水岭,学界有不同的认识。请对上述材料中的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08-12更新 | 5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C.导致外邦人威胁雅典民主政治
D.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又出使齐国,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与维新变法的政治理念相符
B.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C.影射了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
D.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2019-05-16更新 | 16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升级考试历史模拟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上半期是各种“主义”涌现的时期,“自由主义”第一次出现在1819年,“激进主义”在1820年;社会主义在1832年;“保守主义”在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等都出现于30年代,“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在40年代出现。这些“主义”的出现表明
A.文化学者力图建构思想体系
B.民主化进程保障思想自由
C.资产阶级革命需要理论指导
D.工业革命开启思想多元化时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微笑曲线理论的形成,源于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的转变,也就是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世界各国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整个环节就形成所谓的全球产业链。以制造加工环节为分界点,全球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制造加工、流通三个环节。从过程产品到最终产品再到最终产品销售,产业链上各环节创造的价值随各种要素密集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图。


(注:工业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据施振荣《微笑曲线》等


从上图提取有关“微笑曲线理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