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93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摘编自吕思勉著《每天学点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学术之兴风起云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术之兴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材料三   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经济政治活动关系的认识。
2019-06-23更新 | 8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3 . 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了“它们最终流行开来”的原因有哪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的主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谈谈你认为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2019-01-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在他于1859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严复通过《天演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实行变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达尔文学说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由此,谈谈影响科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018-11-19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邓小平的功绩是,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采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邓小平理论”正是按他所希望的样子完成的:它们为支持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8-11-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四 第3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练习1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自然科学是希腊思想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它借助于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而不断发展起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思想中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的精神遗产。”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材料二   波普尔认为,确定性知识的不可能,并不意味着我们知识增长和进步的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批判,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在认识自身错误的学习过程中增进我们的知识。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分析西方科技在近代以来持续发展的原因。

(2)试以近代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材料二观点。

(3)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018-11-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练习1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
(2)材料二中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童蒙教育即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到近代传统的蒙学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

材料一 宋代,我国童蒙教育较快发展。有为皇室子弟设立的贵胄小学和由朝廷设立并管辖的国子监小学和地方庶民小学,更多的是包括族塾、义学、家塾、村塾在内的各种私学。一些官宦世家和富豪之家亦聘请塾师或亲自在自家内教育子弟。“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以培养能够“明人伦”的“圣贤胚璞”。这一时期的童蒙教材,除了综合性童蒙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外,还出现了朱熹及其弟子编著的《性理字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王令的《十七史蒙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介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和《千家诗》等读物。

——摘编自张传燧《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公布《小学校令》,强调小学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初等小学校修业期限四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缝纫课。高等小学校修业期限三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

——摘编自李华兴《民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童蒙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童蒙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小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儿童启蒙教育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在实行“自新运动”之初,中国开始持续而系统地接受西方科学。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旨在学习西方,第一任总教习说,“学会逻辑推理,掌握制造和务实的方法”“如能强调务实”,“学习所有基础知识,这是中国自强之路”。辛亥革命促使知识分子掌握了政权和权威,课程改革取消了中国古代的数学,除了保留使用珠算之外,照搬了西方的数学课程。直到“科学”这个词汇在1915年流行开来,没有一个中文词汇能够表达science在英语中的意思。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回国后,致力于普及西方科学,推动科学教育。如到1947年,中国已有34600名按照西方的方法培养的从业医生,这一人数随后10年又增加了一倍多。到了20世纪末,中国的所有医生至少都接受过一些西医训练。

——摘编自《世界:一部历史》(下)

材料二   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1939年,科学家找到了通过裂变把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巨大原子能的中子链式反应,进而制造了原子弹。而可以控制反应剧烈程度的核反应堆的和平利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依赖于爱因斯坦的和对论。

——摘编自刘文彪(爱因斯坦:相对论影响世界10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相对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与人类关系的认识。

2018-11-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练习1

10 . 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但在某些发展阶段又具有特定的相似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不要求“人人圣贤”,而要“人人世乐”,功名利禄的渴求不再占生活第一位,都市人一般“兰膏明烛”、“二八递代”即喝酒聚会,谈情说爱;知识分子则收藏,琴棋书画会友,或邀友畅游。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取代以“导奢导淫”之风,礼拜金钱之风,“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市民文化对封建伦常的全面威胁。

——摘编自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的觉醒”除表现为对知识的推崇外,还体现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在彼特拉克的《歌集》中,他抒发了对情人劳拉真挚的爱,以绚丽多姿的笔墨描写劳拉的形体美与精神美。他对劳拉的爱,不像但丁只是精神上的,而是“同时爱她的肉体和灵魂”。在薄伽丘的笔下,人性是具体可感的,是两情相悦的爱恋。

——肖四新《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与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不同在欧洲出现的背景。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018-10-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2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