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时代,看到了民众生活的困苦,于是他继承周公等人的思想,发展并形成了比较完善和丰富的民本思想。孔子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富民”,孔子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认为民富则安,民贫则乱,满足人民合理的物质需要是人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其次是“宽民”,孔子主张轻徭薄赋,反对滥用民力;再次是“教民”,提倡“有教无类”,主张统治者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期“齐之以礼”。孔子民本思想旨在通过对君主和官吏道德人格的塑造来限制和约束君主和官吏的行为,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民为本理念有着天壤之别。

——摘编自张玉梅《孔子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转换》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民本思想与现代以民为本理念的不同,并谈谈你对民本思想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材料五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随之减弱。理学家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他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
(2)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句话的理解。
2021-12-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峰幸氺冲就提出了赶超西方的思想。1923年,他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中告诉/ 大听众,中国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确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世界潮流,建设新国家的一个最完全的主义”。为实现“赶超’’西方,孙中山指出,“我中华之弱,由于民贫”,所以,“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济,为当今莫要之政策”。“欲我国转弱为强,反弱为盛,必俟学校振兴,家弦户诵.无民非士,无士非民,而后可与泰西诸国并驾齐驱, 驰轉于球之上。”他晚年在致瘳仲恺的信中强调指出:“予鉴察世界大势和本国国情,中国欲为世界一等大强国,及免重受各国矣力侵略,则须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也。若国民与政府一心一德实行之,则中国富强,如反掌之易也。”

——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再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的前景,“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失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摘编自郑大华《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实现“赶超”西方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家在历史上的衰落,其原因必然是很复杂的,胡适认为墨子极力批评的其实是后来的儒家,但是后来的儒家也不是吃素的,墨家非儒,儒家反击墨家。孟子直接骂墨子是“禽兽”。儒家盛行后,墨家自然没有复兴的希望了……墨家政治主张不被政客接纳,各国只对墨家守城器械,以及各种机关术感兴趣,但是对“兼爱非攻”的主张置若罔闻……墨家后学走上了“诡辩哲学”的道路,让墨学走向了“无用之学”。在危急存亡的战国时代,日益不被人所接纳。

——摘编自胡适《胡适谈哲学》

材料二   谭嗣同在讨论“仁”时,除了引用孔学的“仁”“性”之后,便迅速提到墨学的“兼爱”,认为墨学之兼爱就是“仁”。“善用爱者,所以贵兼爱矣”;“呜呼,墨子何尝乱亲疏哉!……不达乎此,反诋墨学,彼乌知惟兼爱一语为能超出体魄之上,而独任灵魂,墨学中之最合以太者也”(《仁学》)。谭嗣同要冲决一切罗网,破除纲常名教,将复活墨学作为手段之一,用爱无等差的“兼爱”取代传统的等差,并辅之“以太”等近代科学术语。

——摘编自李竞恒《谈墨家在近代的“复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墨家在历史上走向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谭嗣同的基本主张及目的。
(3)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墨家思想发展遭遇的认识。
2022-03-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巴东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上海《文汇报》陆续刊出了一些生物学家和农学工作者反对或赞成消灭麻雀的文章。其中,薛德的《谈谈麻雀》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促成了一场关于麻雀问题的全民大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地位的提升B.国民经济建设面临着严重困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D.社会主义科学繁荣方针的贯彻
6 .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也有共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在愈演愈烈地进行数年之后,到1953年开始减弱,到60年代初,经历了一段局部缓和。19531960年,美国改行优先发展核力量的政策,大大加强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中心地位。苏联在50年代防务政策的动态与美国相似,大力研制洲际导弹……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摘编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法国政坛上左翼政治力量空前强大,作为进步力量法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建立计划体系,以及当时苏联通过计划工作给苏联带来恢复和发展的范例,都使法国在战后开始了“法国式社会主义”的实践。1946年起,由著名经济学家莫内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开始实行……三党联合政府对主要部门均实行了国有化。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材料三   摇滚乐的价值在于,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在一代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少年中间唤起了共鸣。顷刻间,这一代人打破了国界,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隔膜,冲开了长期以来的不同民俗风尚、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之间的禁锢,他们在声音中找到了结合点……摇滚乐风靡美国、欧洲乃至世界。

——摘编自洛秦《启示、觉悟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局面下国际形势“缓和”的原因。举出两例50年代在两极格局下冷战“开始减弱”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法国进行“法国式社会主义”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的发展方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摇滚乐的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二战以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
2022-03-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2月浙江省柯桥区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形成这一过程的原因。
(2)据材料三,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谈谈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2021-12-0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年~1077年)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道救世的儒者

人物简介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出为名相,处为名贤,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主持“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之风气,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继承、发展了儒家积极的入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二十岁时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宋理宗称其文“忠心肝胆好似铁石”,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文天祥一生秉承儒学为人处世的信条。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等名言名句。
林则徐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任湖广、陕甘、云贵总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编撰《四洲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相对完整的介绍西方的世界地理书。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张载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9 . 以下是陈独秀在1920年12月1日写下的《主义与努力》一文

我们行船时,一须定方向,二须努力。不努力自然达不到方向所在,不定方向将要走到何处去?

我看见有许多青年只是把主义挂在口上,不去做实际的努力,因此我曾说∶"我们改造社会,是要在实际上把他的弊病一点一滴、一桩一件、一层一层渐渐的消灭去,不是用一个根本改造底方法,能够叫他立时消灭的。"又曾说∶"无论在何制度之下,人类底幸福,社会底文明,都是一点一滴地努力创造出来的,不是像魔术师画符一般把制度改了,那文明和幸福就会从天上落下来。"这些话本是专为空谈主义、不去努力实行的人而发的,譬如船夫只定方向,不努力,船如何行得,如何达到方向所在?

但现在有一班妄人误会了我的意思,主张办实事,不要谈什么主义、什么制度。主义、制度好比行船底方向,行船不定方向,若一味盲目的努力,向前碰在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

我敢说,改造社会和行船一样,定方向与努力二者缺一不可。"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这话真是不错。


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0-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榖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明代顾亭林也说:“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尊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在这种战争硝烟味极浓的政治环境中,孟子向统治者推行以德化人的“王道”理论势必行不通。

——摘编自肖观梅《浅析孟子政治思想在战国不被重视的原因》

材料二   赵宋王朝依靠文人,大兴科举,平民士人因此而崛起,具有了强烈的自觉意识,逐步走上了政治舞台。宋代自开国创制以后的几十年里,社会积弊很深,政治气氛越来越消极。同时统治者借佛、老思想粉饰太平,以佛、老那种清静、无为来为他们的因循守旧作辩护。这种不思进取、无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事实,促使有忧患意识的儒者同时发出了辟佛、老和改革政治的呼声。唐末五代是人欲炽盛、天理不存的时代,士人无耻,学风不正,有识之士多认为惟有重振儒学才能磨砺士气,重建道德。因此,复兴儒学是解决一切难题的唯一途径。

——摘编自叶平《北宋儒学复兴的社会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不被重视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