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摘录的文学语句与其文学体裁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赋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曲     ③“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唐诗   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19-11-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南宋赵孟苻的《墨兰图》。画中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工笔画B.花鸟画
C.山水画D.文人画
2019-11-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被尊称为“火药王”,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下列关于古代“火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明于原始狩猎过程中B.与古代炼制丹药实践有关
C.北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D.开启人类冷兵器战争时代
2019-11-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朱熹云:“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该观点
A.把人的德性培养放在首位
B.不重视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
C.赞同王阳明的“致良知”说
D.认为格物致知方可获取真理
2019-11-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王阳明在其著作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C.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6 .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以下四项不属于这些新教教派共同点的是
A.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领袖的传统
B.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C.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D.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7 . “其实儒家思想的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参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关于新儒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儒学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说是法家的胜利
B.新儒学顺应时代需要,有利于各种思想并行不悖
C.新儒学使君权无拘无束,在君民关系上突出了君本位
D.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和佛教思想
8 . 启蒙运动是众多因素汇聚而成的时代必然产物,下列对其产生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B.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
C.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的逐渐兴起
9 .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段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说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何意义
2019-11-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狄德罗说:“自然法和国家法乃是臣民服从政府或者必须服从政府的条件。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只是凭着臣民的选择和同意,才有支配他们的权柄和权威,君主决不能运用这种权威来破坏那个使他获得权威的法规或契约,只要一破坏这种契约,他就会对自己不利,因为他的权威只有凭着树立权威的那种资格才能继续存在。”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二   伏尔泰说:“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仁慈的国王是上天能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狄德罗说:“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总是坏的。它的优点是最危险、最有害的诱惑”;“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因为巧妙的统治会使人民完全忘记自己的特权、陷于彻底被奴役的境地。”

——摘自《世界通史》第二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狄德罗的基本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狄德罗观点的不同之处。
2019-11-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