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5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思想家,针对百姓日常生活中吃、穿、住、用、行、接人待物等方方面面做了详细的规范,比如他在书中教导孩子在鸡叫的时候就应该起床,洗漱、梳理、穿戴整齐之后去侍奉父母。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A.重视法律制度完善和实施效果B.宗法血缘关系影响广阔且深远
C.官方正统思想逐步向基层渗透D.商品经济已直接推动礼仪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时代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提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这体现了老子
A.无为而治的主张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小国寡民的主张D.“民贵君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唐诗、宋词、元曲
C.楚辞、汉赋、唐诗D.楚辞、唐诗、宋词
2022-01-21更新 | 435次组卷 | 154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局部),卷首扉画为释迦牟尼向弟子宣说《金刚经》的场景,其后为《金刚经》正文。这反映出
A.丝绸之路促进民族交融B.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
C.技术进步推动文化传播D.宗教思想源于艺术想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韩非子》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法家引用这则寓言意在
A.强调趋时更新B.否定等级秩序
C.讽刺不劳而获D.阐释农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朱熹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让人找到道德之善;王阳明认为通过知行合一。可以致良知。由此可知
A.格物致知才能发现天理B.知行合一可实现人生理想
C.两者都强调人性之善D.朱熹与王阳明思想完全不同
7 . 托玛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 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这一阶段
A.世界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中国抓住每次发展的机遇D.科技革命中心一直在西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韩非子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社会才能安定。”材料说明
A.中国法律体系比西方法律体系更加完善B.中西方法律都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要目的
C.西方法律对近代法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D.中国法律十分严苛并且极力维护君主专制
10 . 达·芬奇为塑造一位将军的骑兵青铜像,花了16年工夫去做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解剖马匹,考察铜炉、风箱,研究光和热等等。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B.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C.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D.近代科学发展迅速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