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47年,《海国图志》由初刊时的50卷本扩充为60卷本,其中“西洋技艺”从1卷增加到8卷,增加了对海外各国的情况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这说明,当时
A.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国人共识B.新思想在民间已经传播
C.民众热衷探究西洋强国之本D.魏源对师夷长技的重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所示为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学界形容这一时期的中国具有"超稳定结构"并处于"高水平停滞"时期,并据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适应性。也就是说,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的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上。

——据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准确概括作者观点,评析须态度鲜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1-08更新 | 375次组卷 | 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了理学阶段。下表为理学不同学派的核心主张。

代表学派核心主张
“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
“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任举一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说明其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提出该主张的目的。
(3)指出表格中①、②代表的学派,综合材料说明儒学在中国古代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2021-12-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中学、海南州贵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注: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此处,宰相泛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特指某一官职。)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材料二   



                            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
(注:图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运用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观点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6 . 经验理性主义的诞生不仅开创了现代科学,而且力图在18世纪把它的统治扩张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向资产阶级提供的哲学思想唤醒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新勇气。最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光荣革命的爆发B.牛顿力学的产生
C.世界市场的形成D.启蒙运动的发展
7 . 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只读书明理,不践其实,不但非真知,而且会造成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危害。在此,朱熹
A.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B.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
C.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D.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
8 .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年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A.重新施行洋务新政的可能性B.改变立宪共和政体的迫切性
C.推进思想文化革新的必要性D.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
2021-11-09更新 | 488次组卷 | 1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董仲舒的天人思想,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看作不可分离的有机体。这一思想的根本点在于          
A.强化家国一体B.加强文化专制C.维护君主专制D.实现思想一统
10 . 在16世纪,史学家称之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开始露出一线曙光,由此产生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带来“一线曙光”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王室的宗教狂热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D.西欧海外殖民扩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