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说:“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A.强烈的民族意识B.勇敢的担当意识
C.自觉的创新意识D.明确的民主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孙中山在《民国日报》发表文章“吾人对此近邻的大改变,不胜其希望也”,并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由蒋介石率领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这表明国民党
A.民主革命内涵不断丰富B.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为己任
C.民主革命群众基础深厚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根本转变
3 . 春秋时期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主张出自其著作
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
2020-09-12更新 | 680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这场运动“让人们反思神权政治和贵族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贵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学伪经考》强调:东汉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与孔子无涉,所以叫做“新学”,是刘歆帮助王莽篡汉伪造而成。《孔子改制考》强调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创造的政教礼法,作六经以为“托古改制”的根据。这表明康有为
A.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B.借助传统文化减轻宣传变法阻力
C.考证出儒学经典的历史演变D.认为孔子是一个善于改革的人物
2020-05-01更新 | 932次组卷 | 13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商鞅变法,历史上争议颇多。朱熹从儒家传统出发,评价商鞅的改革说:“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以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为儒家传统所能接受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D.“燔诗书而明法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B.完成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
2020-02-04更新 | 1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019-06-08更新 | 9711次组卷 | 8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留学生会议上的演说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现在铁路造好了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老火车头呢,还是用人家发明的新火车头?当然是新火车头。新火车头发明要好几年,而我们拿来就可以用。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这就是孙中山的观点,当时的政治精英基本上也是这种观念。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洪仁玕的哪部著作里?根据材料一,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用人家发明的新火车头”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拋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面有怒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2019-04-03更新 | 8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