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孔子思想中有利于教育进步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A.“克己复礼”B.“仁者爱人”C.“以德治民”D.“有教无类”
2 .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2020-12-12更新 | 965次组卷 | 4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春季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4 . 14世纪中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有位作家描述到;“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开始抬头。”这场大瘟疫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社会B.推动理性主义思潮兴起
C.使民众获得了人身自由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这说明爱因斯坦的理论
A.为工业革命迅速开展提供理论基础B.直接导致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D.证实了时空可以单独变化
6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的中华文明成就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社会治理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屑屑之(先结切),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

——摘自王祯《农书》附《造活字印书法》

材料二   在传统中国,边疆是尚未或者正在驯化中的地方,边疆问题其实是央地关系的次生形态。从唐至宋,我们看到了两种边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它们的实施结果:①唐代的藩镇模式,后引发了安史之乱。②宋朝建立了一个极端的分权模式,后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三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阅读材料一,判别这是哪一项科技发明?从经济和文化角度阐述该项技术发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请选择两种边疆治理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并结合所学,指出采用该模式的缘由并对其影响进行简要评析。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
7 . 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D.自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神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第一次工业革命D.近代科学的兴起
2021-12-01更新 | 44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021-10-09更新 | 6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卷
10 .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必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05-09更新 | 1916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