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论语·为政》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一言论
A.反映了儒家思想顽固保守B.揭示了人类会发展规律
C.强调了改革周礼的必要性D.体现了孔子克已复礼主张
2 . 有学者在中国古代农学的研究中发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和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王祯的《农书》(1313年)的重复。这反映了当时
A.农书作者因循守旧B.经济形态难以突破
C.农业生产停滞不前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梁启超于1903年提出了“合族民族主义”主张,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界”,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以一下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由此可知,梁启超
A.呼吁各民族团结共同推翻清政府B.主张消除满汉差异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理念D.具有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5 .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2021-08-05更新 | 1162次组卷 | 6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
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
2020-07-10更新 | 17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一场“鹅湖之会”的著名学术论。读下表可知,两派的分歧在于
学术人物各自主张
朱熹论及教人,朱子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陆九渊、陆九韶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A.世界本原之争B.治学方法之争C.唯物唯心之争D.道统思想之争
8 . 怀特海说过“17世纪是一个天才的世纪,是一个群星灿烂的世纪”。下列哪项科技成就诞生于17世纪
A.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B.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D.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在政治方面的主张的是
A.“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020-02-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后,日本著名学者盐谷世弘大为感叹:“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其君不用,反而资之他邦,吾固不独为默深(魏源字)悲,抑且为清主悲也夫!”这反映当时
A.华夷观念被学习西方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已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
C.清政府不善于学习资本主义思想
D.传统观念阻碍正确看待外来事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