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普罗泰格拉说“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苏格拉底则称“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知识才是美德”。这种差异反映出
A.前者更具备知识B.后者强调知识与道德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2020-02-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2 . 1916年,陈独秀指出“旧教九流,儒居其一耳。阴阳家明历像,法家非人治,名家辨名实,墨家有兼爱、节葬、非命诸说,制器敢战之风,农家之并耕实力,此皆国粹……”1918年李大钊认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同为世界进步之机轴,缺一不可。这表明两人对待文化的共同态度是
A.以倡导西方文化否定中国文化B.提倡开明包容的文化氛围
C.传统主流思想与世界进步思潮相悖D.平等看待中外思想文化传统
2020-02-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材料二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材料一分别涉及哪些文化领域?他们共同属于何种流派?图二所代表的流派具体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出其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各一人。
(3)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 . 汉语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书面语,各地区的中国人所说的方言颇为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不妨碍交流,这为中国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提供了一种重要力量。这反映出
A.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B.汉字使中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减弱
C.汉字是中国统一的决定性力量
D.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
5 . 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实用性强,水利工程、天文历法、机械、纺织、印刷等都有所发展,却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重人际关系轻自然探索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C.儒学教育注重培养科学人才D.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科技交流
6 . 下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用来说明的历史现象是
A.教徒日趋世俗化的生活B.教徒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从“因行”得救到“因信”得救D.宗教改革运动的必然性
2020-02-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末小说主人公的社会层面十分广泛,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都能成为小说的主角。这反映出明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B.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通俗文化发展D.理学的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教化功能
8 .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根本原因在于董仲舒的新儒学
A.适应了加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B.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C.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D.配合了“无为而治”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穷理”;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理”,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根本改变了对天理的认知B.不利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C.强调了自我的主观作用D.强调了客观环境的作用
2020-02-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10 .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下列哪一部不是他的作品
A.《神曲》B.《哈姆雷特》C.《威尼斯商人》D.《罗密欧与茱丽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