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顾炎武认为,传统君、臣,民关系的最大弊病在于君权至高无上,导致君臣,君民关系失衡。为此,他提出“天子一位”“禄以代耕”,实际上就是把君主置于与普通民众同等的地位,以表达君、臣、民在政治上的互相平等。顾炎武的主张(     
A.主旨在于推翻君主制度B.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解体D.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
2 . 新文化运动之前,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民报》等许多报刊,都曾陆续介绍过马克思主义学说。这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尖锐B.追求社会公平成为各界共识
C.改良派与革命派思想渐趋一致D.爱国志士广泛寻求救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严复意识到引导女性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女性的体质不是单纯的生物学问题,主张对女性解禁缠足,使之认识到“天下兴亡,夫女有责”,并担负起强国富民的重任。这一思想
A.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
C.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D.推动了清末新政的深入开展
2022-06-27更新 | 215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2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开始强行推行秦国文字。据许慎《说文解字叙》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对于规范后秦的文字,《说文解字》中有着详细的描述,“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除大篆、小篆和隶书外,其他文字主要运用于仪式物品书写中,没有广泛传播。大篆作为被改良的文体,在秦国仍然得到使用。所以目前学界认为秦朝的“书同文”既不是专指篆书,也不是专指隶书,而应该是指秦国的文字。

——赵云泽、杨启鹏《“书同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与媒介变革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书同文”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书同文”政策实施的影响。
5 .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政治家主张增加人口(如下表)。这些主张
孔子“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也。”
管仲“夫征天下者,必先争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丰者霸。”
商鞅“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普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A.解决了当时人少地多的矛盾B.加剧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冲突
C.体现了重建政治秩序的需要D.说明地主阶级治国思想趋同
6 . 2020年1月底,中国国家图书馆宣布,全国乃至全球读者都可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享受其丰富的资源和服务。为顺应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国家图书馆推出音频、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以大量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助力大众在线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这反映出
A.科技的发展助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B.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
C.国家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力度加大
D.大众参与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高涨
2022-04-30更新 | 46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梁启超意在
A.赞美明治维新的成功B.反思救国道路的理论缺陷
C.为百日维新摇旗呐喊D.强调中国军事改革更迫切
2022-03-31更新 | 59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2
8 . 在1918年至1922年的5年多的时间里,发表过介绍和同情社会主义文章的报刊多达220余种,占这一时期的280余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类杂志及其报纸的将近80%。对这一现象形成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B.五四运动的推动
C.先进国人的宣传D.政府政策的鼓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传播过程
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简要介绍了达尔文学说,进化论自此传入中国
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并以《天演论》为名正式出版。翻译过程中作者有所评论和发挥,他阐述了“优胜劣败、弱肉强存”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等思想,举国震动
1904年邹容在《革命军》中言“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辛亥革命前后《天演论》发行了30多种版本
20世纪20年代达尔文原著翻译出版,中国人对达尔文学说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①对进化论认识经历了曲折过程②进化论可以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
③进化论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④全部国民都能正确地认识进化论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022-01-25更新 | 3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2
10 . 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有鉴于王学末流尚空谈的风气,以及个人经历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同时受东南地区生活环境影响,决定重新回到实学,倡导经世致用。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经世致用盛行于南方B.环境变化引发对现实的关注
C.清初思想界反对心学D.思想家着眼点转向客观世界
2022-01-19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