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工开物》是明末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天工开物》的可贵之处,在于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书中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描述,显露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阐述,注重引入理论概念,而非单纯技术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映西学,如“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牛顿于1687年首次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首是一篇导论,综合力学各基本概念和牛顿三大定律;其后内容共分三篇,分别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质点和物体受关于力的各条特定定律的支配的无阻力运动,其次是阻尼介质中的运动和一般的流体力学,其三便是应用所获得的结果来阐明太阳系中的各个主要现象。该书的导论概括了牛顿力学的全部重要思想,是牛顿新宇宙观的精髓。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工开物》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思考。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物理学家吴大猷说:“我国有些人士以为科学‘我国自古有之’,看了英人李约瑟大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而大喜,盖其列举许多技术发明,有早于西欧数世纪的,足证超于西欧也。然细读该书,则甚易见我国的发明,多系技术性、观察性、纪录性、个别性,而……弱于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演绎的科学系统。……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小论文。(说明:可以就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0-10-1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0“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科技发展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7—1937年苏俄研究主题统计简表

类别文章总篇数研究主题文章篇数
政治类978苏俄革命96
政治制度77
政治组织34
政治人物61
政治思想76
政权201
政党139
军事、国防70
外交150
法律74
经济类1334财政49
工业110
农业235
商业13
外贸66
计划经济314
消费协作134
新经济政策65
银行货币51
综合297
社会生活类323儿童15
妇女104
工人26
农民38
青年9
综合131
教育262
思想69
文化297
中国与苏俄216
总数3479


中国知识界苏俄研究趋势图

——摘编自齐廉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7—1937中国知识界研究苏俄的基本趋势及主题,并说明原因。
4 . 据有关统计,1584---1790年间来华的传教士共有译著成书300余种,其中关于自然科学的有120种左右,以天文学为主的约89种,涉及数学的有20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B.科技发展融入新血液
C.思想专制统治逐渐松弛D.政府提倡向西方学习
2020-02-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对近代中国翻译西学书籍的情况统计,1900年以前自然科学类占75%,社会科学类占14%,而20世纪的前十年自然科学类占19%,社会科学类占61%。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A.维新变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B.社会思潮的主流发生转变
C.政权与制度变革的巨大影响D.新文化运动取得显著效果
2020-01-06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12月第02期(考点08-14)
6 . 如表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样出的206例士人阶层女性阅读者的墓志资料统计而成的。这反映出宋代士人阶层女性
阅读内容阅读人数百分比排序
佛道经典10551%1
儒家经典6933%2
史书3316.1%3
诗词文3014.6%4
女教典籍219.2%5
音乐193.2%6
家训83.9%7
天文医药等83.9%7
诸子百家等52.4%9

A.阅读目的具有较强功利性B.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C.蔑视传统的纲常礼教观念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7 .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后发现,“忠观念”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7.97%,在宋代官修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15.89%,在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所占的比例为22.71%,越往后世“忠观念”出现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2020-12-05更新 | 627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8 . 如图是1950〜1976年我国报刊种类数的统计折线图(单位:种)。此图反映了
A.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地丰富
B.国民的文化素质逐渐得到提高
C.社会环境影响文化事业发展
D.“双百”方针促进新闻业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件)(百分比)(件)(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年—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年—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以荷兰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开端,资产阶级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0 .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高等学校中学小学
学校学生学校学生学校学生
195022713.4万3690109万40万2439万
196543467.4万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1441.8万168.19万11600万

A.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2019-03-23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6月21日 《每日一题》必修3-现代中国的教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