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仁慈的国王是上天能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这些话语最有可能出自
A.苏格拉底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2022-04-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公”“私”关系的讨论和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论说,曾经使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启蒙时代”。……但黄宗羲们没有真正的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他们也没有设想出一个权力更替和权力制约的机制。急剧的改朝换代,决定了他们的“待访”必将成为一种“空守”。因此,对他们思想的启蒙色彩要做仔细的检讨,或者说他们的启蒙意义要到晚清才得以真正展现。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概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权宪法,第一次比较充分的体现了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的宪政理念,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立宪的新篇章。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否定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从而树立了帝制非法和共和合法的观念,促进了民主主义潮流的大发展和人民思想的大解放。

——摘编自袁兵喜《权利与权力的规制——<中华民国临时的法>之宪政理念》


(1)根据材料一,写出黄宗羲的代表作。结合所学,从“‘公’‘私’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概述黄宗羲思想所具有的“启蒙色彩”及其对晚清思想家的“启蒙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方面的主要体现,并指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2022-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1900年不仅是历史书上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端,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的物理学新时代的开始。这一“开始”指的是
A.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B.普朗克阐述了著名的量子理论
C.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D.物理学家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
4 . 论及某艺术风格,有学者用“以现实为非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等话语加以定义。下列各项中,与这位学者所述艺术风格相符的是
①在拜伦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②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
③《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④《自由引导人民》宣告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2-04-09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若不提毛泽东思想,或对毛泽东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不单老工人、土改时翻身的贫下中农不通过,而一些干部也通不过。邓小平进一步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能丢掉,若否定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就否定了一九二一年建党以来中共的历史,是一个影响国内外十分重大的政治问题。与此“谈话”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对于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南朝有诗人专咏曰:“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宜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下列取自《天工开物》的插图,与这一“专咏”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04-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论及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礼治”思想,有学者指出:“(其)殆即表现此过渡时期之趋势,故言礼而不为纯儒,近法而终不入申(申不害)商(商鞅)之堂室也。”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礼治”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①孔子曾将其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体现了荀子“礼法并重”的理念
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董仲舒的思想
④朱熹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理学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4-0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根据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关于“轴心时代”论说改编

材料二   在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中,呈现出自己的特点:①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强调现世秩序的“人间性”特点,它首先体现在华夏内部,然后向周边扩展;②西方文化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具有末世和重生情节的“超越性”,不但反映在古典时代,也被现世所承续。

——根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编写

材料三   1851年伦敦开始举办世界博览会(综合性)是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它从早期的打字机、火车、无线电、缝纫机、汽车到电视机和电脑,无不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展台和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1851年,广东商人徐荣村以12包“荣记湖丝”开启了中国世博旅程。此后有贵州茅台、绍兴黄酒、苏绣、上海“葛德和”陶器、杭州都锦生织品等多个品牌获奖。1939年之后中国逐渐中断了世博会旅程。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唱响“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

——根据周秀琴《世博会简史》编写


(1)根据材料一,请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轴心时代”核心要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归纳他们考察问题的思想方法。
(2)根据材料二,解释“人间性”和“超越性”。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阐释:选择前者请分别以西递古村和大昭寺建筑说明“人间性”在古代中国建筑中的体现;选择后者请分别以但丁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说明他们那一代人对“超越性”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博会在中西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2022-03-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9 . 19世纪30年代,作家兼革命家弗洛拉·特里斯坦(1803-1844)游历英国时看到工厂工人的生活状况,感到无比震惊:“我对英国无产阶级有所了解后,再也不认为奴隶制是人类最悲惨的制度了。奴隶一辈子不愁没饭吃……而英国工人和雇主之间没有任何纽带,如果雇主不需要劳动力,工人就会饿死。工人病了,只有躺在草席上等死……”下列艺术作品与她所反映的事情属于同类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高利贷者》C.《天鹅湖》D.《日出·印象》
2022-03-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10 . 1500-1530年在德语地区已知的宣传册超过1万种,绝大部分都是1517-1527年面世的,其中多数是新教的。宣传册方便携带,定期发行,半数以上只有8页,售价只需一个学徒工薪的六分之一。由此可知
A.印刷术推动宗教改革促进文化传播
B.宗教改革有利于德国民族文化发展
C.马丁路德重视下层民众的教育普及
D.宣传册是路德新教传播的主要手段
2022-03-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