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国民大会、省民大会、县民大会、区民大会直到乡民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大会选举政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探索构建新的国家政权的模式D.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2022-05-3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诏:“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心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宣帝的诏书,反映出
A.家庭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黄老哲学是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C.小农经济的发展导致伦理的丧失D.统治者利用法律儒家化巩固政权
2022-05-31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了新教禁欲主义思想。它主张把劳动或工作看作是增加上帝荣耀的神圣职责或手段,既反对贫穷、懒惰,又厌恶“豪门的放纵挥霍以及暴发户的奢华炫耀”。该思想
A.是对中世纪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强化了宗教学说对人们的束缚
C.适应了新经济因素发展的要求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中期以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王艮“离经叛道”,认为百姓为国家之本,草莽匹夫亦应关心国家天下大事;李贽抨击“道统说”,主张民利高于君利。这说明
A.儒学价值出现严重危机B.早期人文主义思潮萌发
C.平民社会地位大幅提升D.经世致用学说受到推崇
2022-05-27更新 | 69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5 . 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第二是为农民的,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毛泽东的这段论述
A.致力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为夺取中心城市提供基础
C.契合新民主主义理论要义D.在建国后被长期有效地执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时奢靡之风一度盛行,社会以浮华为荣,但仍有一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号召士人重视名节,积极修身立业。这批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是
A.追求个人修养的完善B.否定市民阶层生活方式
C.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D.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2022-05-22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作品
A.反映法国的上流社会盛行饮茶之风
B.表明了法国是“下午茶”的发源地
C.体现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D.彰显出美术作品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022-05-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卢梭在《爱弥尔》中写道:“要想最恰当地运用我的理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它听从上帝的旨意。”这表明,卢梭
A.批判宗教支配之下的理性B.意识到启蒙理性的局限
C.提出人类理想的发展途径D.对宗教信仰的强力推崇
2022-05-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批判“无道昏君”,期望“有道明君”,近乎一致地认为设置宰相分割君权,是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君明”“相好”的最佳途径。这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想家
A.政治改革主张具有建设性B.成为社会加速转型的助力
C.坚持固有的儒家治世之道D.对传统政治体制予以否定
2022-05-15更新 | 37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说:“先生之哲学,博爱派之中学也。先生之伦理,以“仁'字为唯一之宗旨。以为世界之所以立,众生之所以生,家国之所以存,礼仪之所以起,无一不本于仁。”这说明,康有为
A.具有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B.具有深厚的儒学情节
C.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西方D.倡导世界的和平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