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020-10-29更新 | 11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下列有关孔子思想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无为而治
2021-02-2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7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4 . 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推崇
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D.进一步稳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先秦时期的部分家训内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周文王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周成王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雄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A.体现了贵族政治制度的特点B.孝道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C.以维护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D.家训折射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
6 . 世博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对下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时间主题
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5年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39年明日新世界
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
A.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的焦点B.科技和进步是人类关注重点
C.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普遍接受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伽利略
A.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B.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D.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2021-04-24更新 | 210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杜甫的诗因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被后人称为“诗史”。有人认为它是研究唐史的第一手史料,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C.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
D.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雅颂之音。”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孔子以“仁"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
B.叙述经典《五经》之一《礼记》的由来
C.所编作品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D.孔子编书主要目的是要维护普通民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