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B.“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C.“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D.“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时说:“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按照这一思路,董仲舒最有可能给出的建议是
A.提倡“大一统”,强化君主专制
B.充分认识天人感应理论的合理性
C.减轻人民的负担,积极推行仁政
D.以“三纲五常”的思想教化民众
2018-12-14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三)
3 .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民贵君轻观念
B.“天人感应”观念
C.“君权神授”观念
D.“大一统”观念
2018-11-01更新 | 299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2018-11-01更新 | 24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C.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
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
8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34次组卷 | 13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2018-06-09更新 | 8241次组卷 | 11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三)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