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传统观念看来,智慧是属于神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智慧,似乎只有那些被神灵加入黄金所创造出来的人(统治者),才有这种天赋,而智者们却将所谓智慧出卖给需要它的人。以下对上述言论解读最准确的是
A.智者对传统价值的反叛更加彻底
B.传统的有神论被彻底摧毁
C.柏拉图认为神创造的人拥有智慧
D.智者和柏拉图观点完全相反
2019-08-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20年后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内涵仍丰富》。文中称:重温这一题词,深刻学习领会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文中“丰富内涵”的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A.“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
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
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
D.“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
4 . 世界大国普遍发展航天技术,如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
年份国家成果年份国家成果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61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1971苏联第一个空间站
1969美国人类第一次登月1975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C.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因为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在航天技术领域落后美国
2018-01-1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
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
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
6 . 某学习小组搜集到我国某历史时期发行的宣传画。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客观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在当时世界和中国的地位
B.说明毛泽东思想已经被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所接受
C.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当时“左”倾错误盛行
D.较为真实地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2018-08-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年秋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评
7 . 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经济地理俄语高等数学基础体育
周课时61121222
学期总课时1322222442644444

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2018-07-02更新 | 39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8 . 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
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C.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
D.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2017-03-10更新 | 47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9 . 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2017-03-07更新 | 160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这尔文进化论传到中国后,由于清末国势积弱,为了救亡图存,译者严复又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而忘了老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
B.老子思想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
C.进化论能够对社会进步作出科学解释
D.对进化论解读应依据时代需要而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