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6-11-18更新 | 947次组卷 | 6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课堂测试卷
2 .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该诗作者主张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 .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的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清末新政的发展历程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C.民国读书人的功利性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