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2022-10-28更新 | 284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临川学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百家争鸣”中,下列各派与政治主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儒家——克己复礼B.道家——仁政
C.墨家——尚贤D.法家——法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在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同时,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对这次解释准确的是(     
A.宗教伦理逐渐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B.宗教伦理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
C.宗教伦理阻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崛起D.宗教伦理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5 . 如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赋税观节俭观生态观诚信观货值观
居敬行简敛从其薄宁简毋奢取物有节无信不立待贾而沽
A.天下为公B.以民为本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2022-08-27更新 | 1832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朱熹和王守仁都讲格物致知,朱熹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王守仁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以下对二人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强调探究万物,后者主张心中体验
②二者主张体现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派别
③后者是对前者主张的完全否定
④后者力图解决前者产生的弊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在各民族历史中,中国的史籍记载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上的,因此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而且中国史籍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旨在(     
A.歌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推动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C.倡导历史学家的治学严谨D.为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2年,近代学者钱玄同在日记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的思想变化(内容见如图)。该日记(     
四、一九O八—一五,主张保存汉字,极端排斥国语改用拼音之说。一九二一以来主张国语非改用拼音不可,极端排斥汉字保存论。
五、一九一二竭力反对汉字改写横行。一九一七以来竭力主张汉字改写横行。
六、一九一二—一五,主张复汉族古衣冠。一九一六以来主张改穿西装。
七、一九O九—一五,主张遵修古礼。一九一六以来主张废弃古礼。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观念的变化
B.体现了知识分子抵制清政府的新政政策
C.折射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D.说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10 . 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