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孔子评论《诗经》首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使人感到快乐而不放荡,忧伤而不悲伤)。”该观点蕴含的思想是
A.中庸之道
B.仁者爱人
C.礼法并施
D.知行并举
2018-09-2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苏格拉底反对雅典“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制度,而主张让“那个知道的人”去统治。下列著作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的是(  )
A.《理想国》B.《路易十四时代》
C.《十日谈》D.《纯粹理性批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以下对董仲舒观点的评析,正确的是
①论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主张
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的主旨意在强调
A.以法治国
B.百姓必须有规则意识
C.以德治国
D.百姓必须有羞耻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曾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意味着孔子认为
A.臣应该以死事君
B.君臣之间是平等的
C.臣对君有相对的义务
D.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8 . 《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后面的文句最可能是
A.“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B.“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C.“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D.“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二者
A.斗争矛头都直指罗马教皇
B.都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C.都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都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B.王羲之《兰亭序》注重规范法度,当时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开始发展为自觉艺术
C.苏轼《赤壁怀古》飘逸豪放,表达报效国家的悲愤心情,反映了丰富的城市生活
D.李时珍《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