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399次组卷 | 62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等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壮胆。材料中人们“请出亡灵”的主要原因是
A.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
B.古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西欧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世界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思想内容的辩证性B.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2019-01-30更新 | 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2018-06-10更新 | 7067次组卷 | 70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6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廷中部分官员
A.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民众组织更需要武装》中提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的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
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
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6年6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看《法国革命史》,乃知俄国革命之方法、制度,非其新发明,十之八九,皆取法于法国,而改正其经验也,然而益可宝贵也。”这表明蒋介石
A.曾经对俄国革命持肯定态度
B.直接仿效法国大革命的经验
C.遵循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D.正准备与中国共产党分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理先气后”
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格物致知”
2017-05-04更新 | 382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申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