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西汉的教育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规定的教科书是什么?其灌输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3)南宋以后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什么?此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什么?

(4)民国时期,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

(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时期,中国政府为发展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018-01-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1)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内部萌发了新思潮,列举代表人物,并写出其核心思想。

(2)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与康有为同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梁启超,其代表作是哪一部?

(3)民国初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激烈变革”是什么,该“变革”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呈现一个什么趋势?

2017-12-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

3 . 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深刻了解。阅读材料:

材料一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材料三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个主张的人性论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经济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西方设计民主政治制度的人性论前提是什么。

2017-12-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地区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17-11-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同步练习题

5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外科技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请指出宋代我国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外传对西方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工业文明兴起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强国。17世纪英国最重大的科学贡献是什么?对科技发展有何意义?19世纪中期,又有何科学贡献?对思想解放有何意义?

(3)20世纪是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迅速崛起,20世纪上半期,美国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奋起直追。请举出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领先世界并为人类文明作出突出科技成果。面对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2017-1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6 . 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华夷之辨”的族群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常常表现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大防”式的狭隘的种族主义。到了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民族主义,它直接促使中国民族观念的近代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国家民族独立,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走繁荣富强道路的指导思想。从完整意义上说,它包括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清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力求在市场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姜义华著《现代性:中国重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
(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你认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何不足?
(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7 . 古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和最晚出现的分别是哪项?
(2)先秦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3)风俗画的代表作是什么?
(4)最能体现书法家个人情感的是哪种书体?
(5)宋词和明清小说的繁荣有怎样的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原因?
2017-10-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请分别说出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9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10 . 2016年7月l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存在这样不同的态度:固守、利用、批判。请分别列举代表性的思想理论。
(2)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这一理论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4)综上所述,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论自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