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研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与措施。根据会议的讨论,中共中央于527日正式公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5.9%提高到1986年的9.5%。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后,开始有步骤地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7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已超过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40%,初步形成了行业配套、结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经过教育体制改革后的高等学校,1988年在校生总规模已达206万人。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经过调整充实后有了很大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2 . 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材料二: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重大事件时间重大事件
793年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1348年法国建立造纸场
900年造纸术传入埃及1405年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1150年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1494年传入英国
1189年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1567年传入俄国
1276年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

材料三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
2021-09-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保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425日)

材料二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页

材料三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116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阐述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材料一发表的背景与材料三有何不同?
(3)在革命、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江泽民号召“与时俱进”,这折射出中国社会三次深刻的历史变革。第二次变革指什么
2021-09-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14年春天的两会,因为“学习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而变得飞扬热烈,因为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精神风貌而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梦:《老人与梦》的故事

情节一   1895年的秋天,在南京一个姓张的农村家庭里有一对孪生兄弟降临人间,父亲给哥哥起名为振国,弟弟名为兴业。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父亲变卖了所有的家田得到了3000元,在南京郊外开了一家小型的丝织厂……

情节二   191117岁的张氏兄弟,全面接手了父亲的生意,进入了“黄金时期”

情节三   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1927年,张振国终于在南京盼来了蒋委员长,张氏企业又重新恢复和发展;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他的命运,张振国在极度的悲伤中,只身毅然去了重庆,开了一间“振国”丝织厂,他的工厂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情节四   19458月,50岁的老人哭了,继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呼:“熬出头了!有救了!”……2年后,老人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拉着一条狗(梦)坐在了前往新加坡的渡轮上,唠叨着:爸,弟弟,振国对不起你们,振国不亡于鬼子,而毁于老蒋啊,振国对不起你们啊……梦,咱们走吧……

材料二   孙中山的大国梦:基本上是以各族之人民互相吸引,建为一国,同时将国境内之语文、律法、风俗予以融合,使成大国之象。

——孙中山:《万国公报》(1905年)

材料三   习近平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2013年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1)在材料一的故事《老人与梦》中,“梦”是指什么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振国老人的梦起,又梦灭的故事所得到的启示
(2)材料二蕴含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归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探寻中国“大国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孙中山“强国梦”破灭的根本原因。
(3)从经济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说明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对此有何启示?
2021-09-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婚绅官僚阶级的立场上讲,教养在先,富庶在后。学术上之精到,文质上之选择和举止上的合乎大体超过一切。所以利玛窦于公元 1583 年来到中国时,他赞美这国家是由一大群的"哲学家"管理。可是向人炫耀是人之常情。一个络绅家庭可能在门前树立几桩旗杆,以表示子弟进学中举以及捐输为监生的人数,地方上显赫人物也有在轿前摆布着一大堆的随从;收藏艺术品也成为风尚,古物尤被珍视,有时一块古砚可以值银三十至四十两,足为农家全年用度。

——摘编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在儒学的领域,康熙朝廷重返宋代理学,特别强调社会阶序与遵从礼制的部分。不过此复古理学亦自有创新之处。强调理学中解决经济、政治与行政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追求,这部分后来被发展为实学与经世之学。到雍正与乾隆时期,城市阶层恢复以往的繁荣昌盛并扩展了晚明出现的中阶文化。这些商人与工匠的品味填补了精英阶层较僵化且同构型高的哲学、文学与艺术传统,和相对活泼、变化多端的大众文化两者之间的鸿沟。

——摘编自罗威廉《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明缙绅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思想文化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6 . 明末清初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时代变幻、秩序崩塌,急需秩序的恢复或者重构,黄宗羲对当时的政治败坏体会深刻,最终走向了对旧有制度的批判与重构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容,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摘编自《明夷待访录》

缘夫天之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夫治天下我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编自《原君》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摘编自《原法》

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贤,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编自《明夷待访录》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为养士而设也。

——摘编自《学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社会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说明黄宗羲对旧制度做了哪些批判与重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中国巨人赛跑一严复与近代中国

11867年,严复进入近代海防史上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就读;五年后作为海军军官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
21880年,严复出任始成立的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31885年开始,为改变官阶太低和不是科举正途出身的窘境,严复历经九年,四次参加乡试,想博取举人功名,屡试不中
41895年以后,严复开始以著述为主的生活,写下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原强》等文章,专门探讨八股经义的危害,主张废八股,讲西学;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国富论》和孟德斯鸠《法意》。在《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广为流传
51909年,严复被清政府授予“文科进士出身”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严复人生历程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文化运动肇于《青年》杂志,但掀起洪波却始于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

1920年年初,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短文《洪水与猛兽》,耐人寻味地将新文化运动比作“洪水”,将军阀比作“猛兽”,“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五四后,蔡元培接连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东西文化结合。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后蔡元培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木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外患”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郑观应的海防主张。
2020-04-21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10 . 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1)概括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材料二:



(2)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材料三: 1933年,毛泽东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1952年,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各地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的高潮,并成立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78年后,各项工作逐渐恢复。除了创建卫生城镇,1987年,中央爱卫会还倡议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2015年,习近平就“厕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批示,要求推动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


(3)阅读材料三,对爱国卫生运动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4-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