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赣地区频繁发生盗乱。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立志改变这种状况。正德十三年十月,王阳明颁布《南籁乡约》,并设立保甲法。其目的是使百姓互相警戒,教化子弟。同年,王阳明开始兴举社学,社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民间子弟,宣扬礼让孝悌的儒家伦理。不满一个月,民心就发生了改变,民众从善如流,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王阳明及其后学弟子的倡导之下,重建书院之风大兴,南赣地区的书院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阳明学的地域性学术社群。王阳明还希望通过“致良知”来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灵深处的恶念,进而达到教化、弥盗的目的。王阳明的种种措施对社会秩序的重建具有积极意义,也促进了南赣地方社会的文教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在南赣采取的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采取赎买政策,不是剥夺的政策。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中国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与苏联不同。但是,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在这些方面我们改革起来还有许多困难……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但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文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112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淡话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做出的贡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830年至930年,在巴格达的“智慧宫”中,一大批翻译家、学者在吸收波斯、中国等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长期收集和保存的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其中包括哲学著作、天文学著作、医学著作、音乐著作等。这就是阿拉伯历史上有名的“百年翻译运动”。公元1000年后,欧洲的学者们将这些阿拉伯文的文献以及相关的研究著述译成拉丁文,传播到欧洲各国。“百年翻译运动”取得的思想文化成就对欧洲进入崭新的近代文明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历史贡献。

——摘编自滕文生《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通过大量材料   具体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支柱蒸汽机、焦炭冶铁技术以及纺织机械等同中国宋朝及之前所创造积累的工业技术成就的渊源关系。他认为英国人并不是天资特别聪慧的发明家,他们的能力更多体现在他们能够吸收、改造中国早期的技术思想和发明。他还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早期发明,就不可能有英国的改进。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贡献,英国很可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游离于同样落后的欧洲大陆的边缘。

——摘编自约翰·霍布森《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年翻译运动”对欧洲文明进程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功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4 .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凝聚了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考虑和谋求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崇高理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孙中山全集》第9

材料二   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要是发达国家资本。……照美国发达资本的门径,第一是铁路,第二是工业,第三是矿产。要发达这三种大实业,照我们中国现在的资本、学问和经验都是做不来的,便不能不靠外国已成的资本。我们要拿外国已成的资本,来造成中国将来的共产世界,能够这样去做,才是事半功倍。

——《孙中山全集》第9

材料三   盖中国之孤立自大,由来已久,而向未知国际互助之益,故不能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虽闭关自守之局为外力所打破者已六、七十年,而思想则犹是闭关时代荒岛孤人之思想,故尚不能利用外资、外才以图中国之富强也。

——《孙中山全集》第6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为此孙中山提出了哪两种解决办法?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2022-04-13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学教育一派在明清两朝,即使出现官方扶持的情况,也不能占据主要位置。占统治地位的仍是理学与心学。不过,实学由于其主流反对理学、心学的空疏虚浮,倡导功利主义思想,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民主进步思想的形成,因而无疑体现了儒学的一个方向,客观上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实学教育家的思想不过是有感于理学、心学于经济于政事无补、光培养虚妄空疏的人才的情况,而期冀以恢复先儒传统,重新振作儒学经世致用一端罢了。

——摘编自林李楠《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

材料二   在这个文化转型的漫长过程中,1516世纪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在此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文化变革活动象征着一个新生命的萌动。但是旧的文化尚未死去,新的文化也未壮大,双方仍然相互撕咬着纠缠在一起。到了17世纪,宽容精神、国家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勃兴已经基本上决定了这场旷日持久战斗的胜负,但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最终凯旋曲一直要到18世纪才被启蒙运动奏响。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实学思想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5~17世纪中国实学思想和西方思想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特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者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彼氏嘲笑经院神学家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繁琐考证乌有之物、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

——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儒家人文观的异同》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指出但丁的地位。
(2)指出材料二中“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促使启蒙运动产生的“新的历史条件”。
7 .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观点,男人和女人不但无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个人完善,甚至进行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和有罪的。人类必须完全服从神的意志。……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材料二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家的主要思想。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对人文主义又提出哪些新的内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时期,史谓“书籍之有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在宋代统治阶级治国方针的指导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整个社会读书之风盛行。宋代史学、金石学等学术活动和宋词、评话等文学创作空前活跃,因此刊刻学术著作和诗文集的人很多,文化的繁荣大大地促进了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宋朝的皇帝都极其注意对图书的收集典藏和整理,《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就是在太宗、真宗的主持下编篆刻印的。宋代书商刻印发行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儒家经典著作、科考程文、生活用书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门类,满足了宋代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旨趣和购书需求,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卢厚杰《宋代书商市场意识述略》

材料二   报纸“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被国人共知是有一个过程的,20世纪初,洋货充斥于中国市场,受到洋商靠广告推销货物的启发,以报纸广告作为商战的利器,华商吹响了国货与洋货角逐的号角。清朝末年受外力的影响,重商思潮“第一次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所在”。清政府颁布了《商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以维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这一时期商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职业学校相继创办,有识之士也纷纷在商科教育中,增设广告学课程。一批最早出国学习或经营实业的有识之士纷纷将国外的译著或广告技艺介绍到中国,这些对于国人广告观念的觉醒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审时度势的华商积极利用这一高涨的社会情绪,用“中国人请用国货”等口号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货运动。“广告者,乃攻城掠地之工具也。盖商人以诚信为壁垒,以广告为战具,广告精良,犹战具之犀利也。”

——摘编自杜艳艳《中国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
2022-03-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王道,是孟子的“政治理想”的核心。孟子推崇王道、贬抑霸道,认为霸道是王道的倒退。商汤、文王以百里之地取得天下,百姓心悦诚服,而武力称霸天下则需要付出极高的治理成本。行王道之所以能治天下,源于人性本善,人有“四端”,便可以保全四体、宗庙、社稷乃至天下。孟子的王道思想最先关注也最为重视的是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为政者应尊重自然,保证小民的生产时间,才能使民“有恒产”。在孟子眼中,社稷是依民而立、为民而立,先有民后有君王,当政者必须知民之忧乐并选贤任能,才能实行和落实王道。政治是靠法度约束百姓外在的行为,而教育则依靠道德教化,改变百姓内心,与孔子的“导之以政、导之以德”异曲同工。

材料二   在柏拉图看来,道德是政治的目的和手段。最理想、最完美的城邦就是实现了正义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理想国下,没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小家的消失之后则是融为一体的“大家”,这样才能避免城邦的衰落。理想国中,分别按照理智、意志和情欲而派生的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品德,分为哲学王、军人和劳动者,但其中有能力担任统治者的,应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并最有智慧的哲学王。哲学王的统治手段主要是教育,这继承了其老师苏格拉底的理念。晚年的柏拉图在其著作《法律篇》承认了其理想政治的失败,强调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子“政治理想”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与柏拉图“政治理想”的差异。
2022-03-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分析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衰落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理论旗帜是什么。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