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衢名而贵实法者,宽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

材料二   “百家争鸣”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司马迁“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针对这两个学派而概括的;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其十大主张每一个几乎都是直接针对着儒家的,而孟子和荀子也都把墨家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论敌;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其极致处,则要君主完全以法为教,扫除异已。”……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一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名法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所代言的阶级。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所呈现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历史意义。
2023-10-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建立了包括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学科。职业教育一般由职官负责,如工场手工业方面的人才培养,由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实科人才的培养,国子监的律学、武学、书学、算学、医学。官学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由国家统一颁定并施行,一般设置公共课、专业课和必修课。如医学确立了三科各习七书:《黄帝素问》《千金方》《脉经》《伤寒论》等,并由国家规定统一按法式进行教学法式就是行业的技术规范,将作监庀其工徒而授以法式、军器监凡利器以法式授工徒

——整理自岳德虎《论宋代的职业教育》

材料二   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规定:每日常课外令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以明义理。前学堂聘请法国教授法文、算术、物理、化学以及有关制造的学问,以培养学生打样制造的能力。后学堂教授英文、地理、算术、管轮、驾驶等课程,目的在培养管轮及驾驶的人才。要求学生依照泰西之例,习驾驶者在校肆业数年,于有关知识初具根底之后,再派入教练舰,周涉海洋,演试炮弹。在法学堂学习制造的学生,培训的最后几年,每天要求安排一定的时间去船厂见习、实习,使他们熟悉工厂每一部门的活动。实业学堂的建立及近代科学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工、农实业的进步,在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唐群《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进步性及特色分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1-11-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大学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已具备雏形。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大学日趋保守,由经院哲学把持的大学课堂几乎拒绝一切新知识,大学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14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冲击下,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贺国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在新兴权贵阶层的主导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大学针对这种扭曲人性的神学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解放人性,反对愚昧迷信神学思想的教学理念,极大地冲击了宗教神学教育,人文主义教育逐步成为意大利大学的主流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学提出只有周全地掌握知识才能使人真正认识“上帝”,认识自我。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大前辈创作绝把历史纳入大学课程里来,使的历史学的重要性达到空前高度,职业性学科主要分为法学、医学和种学三类。各个大学里所设民法教授的数量相比以前都有大幅增加;医学中对解剖学的重视和医学人文主义画出现使得学科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在15世纪末以后,数学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代数和几何都成了数学学科的内容,数学在天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除此之外,绘画艺术、音乐和体裁他成为大学学科的组成部分。与人文学科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里自然科学的地位相对较低。

—摘编自陈超《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的教学革新及其当代意蕴》

材料三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更具群众性和革命性,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更为强烈。宗教改革前期大学入学人数起初是突然下降的,但最终大批学生又回到了大学。在16世纪新大学遍布欧洲。德国新建了9所大学。其中路德教派建立了马堡大学、耶拿大学和柯尼斯堡大学等。在西班牙,不仅新建了两所,而且大学注册人数明显增长。在瑞士,加尔文派于建立了日内瓦学院(大学),鼓舞了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和哈佛学院的创办。……宗教改革“以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这一变化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较之以往更加最为政府的工具。……宗教改革时期的高等教育还在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人文主义课程在许多学校中得以保留,16世纪40年代,维滕贝格大学成为自由教育的中心,吸引了包括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英国人文主义者延德尔和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哥白尼的学生雷蒂库斯于1540年将哥白尼的“日心说”印刷出版,首次解释了哥白尼的新观点。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哥白尼和伽利略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完成了他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贺国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后期,各国大学发生变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教育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宗教改革对大学教育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荀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化”的人,将先秦时期儒家教化思想系统化。荀子认为礼与乐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以礼来规定君臣、上下、长幼尊卑的等级规范,明确士农工商的职业分国工,使其各守其分。此外,荀子还主张“隆礼重法”。他提出“隆礼重法则国有常”、“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
汉代汉初,从惠帝汉开始,汉代皇帝都以“孝”称谥号。此外,汉初统治者还厉行节俭,并形成很强的社会感代召力。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上,加以总结形成“三纲五常”思想,成为伦理法则。
宋代宋代一改唐代《开元礼》以君主、宗室、官僚为对象制定礼仪制度的特点,其修订的宋《政和五礼新仪》多涉及庶人礼仪。宋代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教化,宋仁宗皇祜年代间,陈襄知仙居县,撰制《劝谕文》,劝诫乡民:和睦宗族,救恤邻里;各依本分,勤修本业。这是宋代地方官颁布“谕俗文”的开端。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由民间自行推举年高德劭之人掌教化,其主要职责即是向民众代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及《教民榜文》,使民众知法畏法,不敢犯法。

——摘编自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等

材料二   “社会要能改进,国家和民族要想复兴,就要全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各界领袖能尽到教导全体民众的责任。”……现在我主张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军队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从衣食住行开始,都使受教的人一切生活合乎礼义廉耻,然后才能使全国国民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和知……我现在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使全国国民的生活能够彻底军事化!……有形无形之中使个个学生、个个部下以及所有的国民生活统统能够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而合乎礼义廉耻,能够养成勇敢迅速,刻苦耐劳,能随时为国牺牲!”

——摘编自蒋介石《新生活运动之要义》(19342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国至明朝历代加强教化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生活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022-05-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1946~1965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人数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


备注:中等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工农中学及预科、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附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设为庠序”以教平民的思想,至武帝方始实现,……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献议“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教于邑”。后来武帝便于长安城外给博士子弟建筑校舍,名叫“太学”,规定博士弟子名额五十,由“太常择民十八以上,仅状端正者充当。这些正式弟子之外,又增设跟博士“受业如弟子”的旁听生(无定领),由郡国县官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人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接第等任用。于太常外,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

                                                            ——钱穆《讲堂遗录: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

材料二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入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在教育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湖大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课程设置反映的主要时代要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多少周年?简析恢复高考制度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2021-01-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很快就传播并影响到了邻国法国,但是与英国不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声势浩大,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为代表。18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目标明确,“最典型明确地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任务服务,密切配合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战斗性特别强烈”。

——摘编自黄琛《启蒙思想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材料二 白话文学运动的开展,导致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看书读报、开口讲话、提笔写作,都采用白话,昔日的文化隔绝从此不复存在,这对于全社会的文化普及、教育推广,意义极为深远。在白话国语迅速普及的情形下,新文学建设的成绩也甚为可观。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新文化人纷纷投身新文学创作之中,一批特色鲜明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喷薄而出。

——摘编自王学斌《新文化运动四大实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出现启蒙运动的原因,概括法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开展白话文学运动的意义。
(3)综上,就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说说你的看法。
2021-01-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狄更斯的许多作品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伦敦恶劣的环境面貌。在《老古玩店》中伦敦的郊区到处都是煤灰、烟尘和泥泞。烟尘和煤灰使得萎缩了的叶子和粗糙的花朵都染。上了黑色。高耸的烟囱一个挨着一个,喷射出含有瘟疫性的浓烟,遮蔽了日光,使阴沉的空气变得更污浊了,毁坏了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泰晤士河在《奥利弗.退斯特》《我们共同的朋友》等小说中就变成了一条排放废水、倾倒垃圾之河,恶臭的河水让人窒息。

——摘编自李兰、夏多多《狄更斯笔下的伦敦环境》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二战之后,年轻一代作家对现实问题更为敏感,其反叛行为更带情绪性,他们对沉闷乏味的现实生活和虚伪势利的世风进行怒气冲冲地抨击。在对社会的批判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中,这部分作家对个人的作用越来越持怀疑态度,他们便以戏谑的态度对待荒诞的社会人生。表现了战后一代无以解脱的精神苦闷和当代社会个人生存问题的尖锐性。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当代文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资产阶级扩张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年轻一代作家”作品的特点。
(4)综上,请就社会发展带来社会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1-01-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这时起,中国哲学便将兴趣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之上了。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或曰“社会性的”思路,因为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很难解释为什么中国思想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也许在一种巨大的单一文化格局下,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吧。……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於丧的现象,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从此,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据周启迪《世界上古史》等整编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中国思想繁荣的表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思想家开展哲学思想探讨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综上,你获得了怎样的认识?
2021-01-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12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当中,梁启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指出“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勿侵他族之自由”。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民族主义者何?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这是中国人首次给民族主义下的比较科学的定义。这期间,梁启超又在给康有为的书信里写道:“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决不能立国……而所以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相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相宜之主义。”

——摘编自哲学园《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国家主义》

材料二   在中世纪,民族和国家是分离的,王权也没有绝对的权威。“大部分人的忠诚呈现出这样的顺序:首先我是基督教徒,其次是勃艮弟人,最后才是法国人。”16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发生了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型,专制王权起到重要作用。西班牙最早建立了君主专制政体,在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雄居欧洲强国的地位。法国国王早在15世纪中叶就将全国的军权集中在自己手中,甚至还迫使教会听命于自己。16世纪起伏跌宕的宗教战争最终强化了专制王权。新兴国家在北方兴起,瑞典在1523年由古斯塔夫瓦萨复国,而荷兰成为欧洲强有力的共和国。“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利,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

——摘编自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梁启超民族主义观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近代民族国家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1-02-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