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3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05年,孙中山曾以“中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前往欧洲访问,并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者要采取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弊病”,以便“在将来建立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主张
A.学习苏俄革命道路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关注社会民生问题D.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2021-11-23更新 | 25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初七十年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学与阴阳、墨、名、法同属被统治观念。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鉴于汉初经济残破的现实B.借鉴宋代崇儒亡国的教训
C.顺应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D.抨击武帝尊儒的文化政策
5 . 孙中山说,今日之世界,“是民权世界”,民权世界的到来是进化的必然趋势。并认为人类顺应进化趋势,以人事速其进行,是谓之革命,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孙中山的论述意在
A.扩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B.对国人进行科学启蒙
C.以民主革命促进时代发展D.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两宋山水画对比。某同学据下表得出“地貌差异决定了绘画风格”的结论,该同学
时期北宋南宋
代表类型以汴梁为中心的北方山水以临安为中心的南方山水
内容高山大川岸芷汀兰
植被多为阔叶落叶林多为常绿阔叶落叶林
用笔强调笔法强调墨法
意境阳刚、壮美、雄浑阴柔、优美、缥缈
A.运用了唯物史观分析法B.全面准确解读了表格的信息
C.忽视了政治经济等因素D.展现了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7 .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旨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B.极大地受到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摆脱了传统“家国同构”观念束缚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2022-01-05更新 | 781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而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两人各自的天人观
A.映射了不同的时代背景B.折射出不同的治国理念
C.背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反映了不同思想的优劣
9 . 张载强调:“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今欲功及天下,故必多栽培学者”。这说明他认为在社会建设中
A.必须由道德素质良好的人来领导B.从社会风气的根本入手调节才能有效
C.教育是决定社会治理水平的要素D.知识分子群体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对神的信仰是真诚的,但是其信仰的具体内容不是基于宗教文献、宗教传统或宗教仪式,而是出于他自己的思索、考察。”可见,苏格拉底
A.不满社会现状B.以神为主要研究对象
C.具有理性精神D.事实上反对信仰宗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