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仲舒的灾异观念意在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阐述君权神授思想
D.借助天来限制君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期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则是指从16~19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在这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在科学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从此,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最主要原因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2017-12-25更新 | 35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会在哪个国家兴起呢?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河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远离战场,未受战火波及,经济反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同英法苏相比,美国有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同德国相比,美国还有吸引科学家的民主制度,这使美国比任何国家有条件发展科学……还应指出美国的人力(科技人员)条件……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才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国不堪思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铜而前往美国。结果形成了世界科技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趋势...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新和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如一对学生姊妹。

材料二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代价惨重。世界历史不幸告诉我们,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现代化一旦在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出现,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自保。就必然采用现代化之道。因为现代化作为一种理性化和效率化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动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物力。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任何想要自立的民族,只有迎头赶上。在现实版本中,这一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被缩成为工业化,进而再被简化为诸经济要素的重组,社会和政治变革也经常服务于这一经济目的。纵使今天的世界已全然不同,但这一得自历史的记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忽略。它仍在深层推动着中国人的集体行为,尤其是在其情英阶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战后世界科研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请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加以说明。

7 . 文学、影视作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阅读以下几段材料:

材料一:当下历史剧是电视剧的一个主要类型,同学们仔细阅读几个电视剧中的桥段。《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老婆骂他无用无能,姜子牙手里拿着纸制的经书摇头晃脑的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汉朝的故事《美人心计》中小皇帝刘恭在背《三字经》和《百家姓》,同时这部戏中一个姑娘鼓励自己的恋人努力拼搏准备考取秀才。《康熙王朝》中康熙的祖母在众朝臣的面前高呼“我孝庄如何如何”。

材料二: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鐘鼓樂(lè)之。

材料三:2017年8月29日,《战狼2》票房上映35天已达54.80亿元,全球票房排行63名。《战狼2》观影人次已达7亿,看过的观众纷纷化身精神股东,时刻关注《战狼2》的票房。现在《战狼2》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地位已经落定。然而一名为尹珊珊的中戏教师称《战狼2》“无逻辑无价值观一文不值,作者心理变态”。她还称吴京没有考虑小朋友的感受,该片过多血腥暴力,且剧情没有逻辑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找出两处错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古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评价改革后的汉字对传统文化的作用?

(3)哪件历史事件大致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分水岭?该历史事件的局限性?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戏教师言论合理的历史依据并简单分析这部电影大火的原因。

2018-0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北京是印刷中心。中央政府印书事属内务府,所刊本均称“内府本”。康熙、乾隆时代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到封建时代的顶峰,两帝均致力于文化事业。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所刊书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殿本书甚多。如今流传的重要古籍,如《十三经》《二十四史》《水经注》等大部头著作都有殿本。殿本校刊、写刻、纸墨均精,为木版书中上品。清代内除了内府官刻外,还有许多书坊刻书。所刻除一般经史和八股文试卷外,还刻小说、民歌、俗曲、鼓词、字典、法律、医书及初级满文课本等。苏州因地方经济发达,自明代以来即为出版印刷业的中心之一……后起的有广州,当地从事海外贸易的富商注重文化事业,开设书坊刻书。佛山镇印书业是清末才兴起的,开始用木版印制,后多用石印和铅字机印刷。佛山版多为通俗小说,这是近代市民社会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邹逸麟、周一良《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印刷术的出现有时被看作现代世界的首次民主革命。这种观点突出了印刷术本身具有的对权威的挑战;任何压抑民众的政权都清楚,文字非同小可……到16世纪末期,肯定有很多欧洲王室成员和主教们希望印刷术不那么普及,因为作为印刷术奉献给世界的第一个奇迹的社会运动就是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宗教权威的成功挑战,其影响至今还在改变这个世界……确实,对许多社会学家而言,特别是对马克斯·韦伯来说,宗教改革如同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说的那样,产生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精神气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玛丽·伊万丝《社会简史: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印刷业的特点,分析清代印刷业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刷术的历史作用。

9 . 历史上不同时间、不同国家有过多次历史转型。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就中原地区而言,主要发生过三次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从氏族社会晚期转型至殷商奴隶制社会;从春秋中后期的礼崩乐坏转型至战国秦封建社会;从晚清的自救改革转型至近代社会。每次社会转型都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动,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每次社会转型都含有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和观念转变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一直被看作是“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这一社会转型是中国从封建分权的王国时代进入了专制集权的帝国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分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张晋藩,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2017-08-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