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唐诗不仅是研究唐代文学和唐代文学史的材料,同时又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费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诗节选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香山寺二绝》
白居易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提取材料中的唐诗信息(任选三首),说明上述唐诗对研究唐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 . 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
2020-09-21更新 | 4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来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2022-04-22更新 | 195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普通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价值观。
(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的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是怎样实施的?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现代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021-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B.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2020-10-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表示,他虽赞同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但并不认可“杨朱和尼采的主张”,因为实行他们的极端利己主义,“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就无法存在,主张把利己与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陈独秀这一主张
A.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具有了全盘西化的倾向
C.突出民主观念与伦理思想的结合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2020-09-01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彼特拉克说:“我要问:对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表明彼特拉克主张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B.放弃对自然界的研究
C.努力追求现世幸福D.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董仲舒的建议批准以后,……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

——摘自翦伯赞《秦汉史》

材料二   (北宋)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材料三 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晚明的进步思想,比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唐甄继续批判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成果。……这殷实学思潮直接引发了清代中叶的朴学学术,并且间接开启了近代中国学术的科学精神。

——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建议”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理学的社会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的“实学思潮”出现的背景。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即用道德的标准评判利 的正当性,绝不能见利忘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 利益制约个人利益。材料表明
A.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己被颠覆B.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
C.培养道德自觉否定个人利益D.重义弃利的思想贯穿于书院教育
2019-12-27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