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今年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见如图)。围绕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   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
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④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词学大家唐圭璋说:“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据此判断,竹枝词的价值在于
A.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B.保存丰富社会史料
C.深化了宋词的意境
D.反映交通发达盛况
3 .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类别内容举例
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武丁之时
命辞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某次征战
占辞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得到应验
A.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B.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C.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D.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4 . 下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字体在《史记》中有详实记载B.图2字体可作为研究先秦历史史料
C.图3字体蚕头燕尾平衡对称D.图4字体在秦朝已经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研读以上史料,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晋国内乱,有人建议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公元前697年 -公元前628年)趁机回国继承君位,重耳将消息告诉舅舅子犯,舅犯曰:“不可!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
出自《国语·晋语》
(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30年): 臼季…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出自《左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出自《论语》

A.各国贵族将仁德修养作为任官标准
B.诸侯国普遍推行了仁政的治国思想
C.孔子在前人基础上发展了仁的学说
D.战国时期各国普遍采用了孔子学说
6 . 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
A.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
C.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7 . 拥有姓氏是贵族及其后裔的特权,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都是指贵族成员到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区别逐渐泯灭,大量的氏转化为百代不变的姓,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百姓”称谓的变迁表明
A.官僚制度逐渐产生B.贵族政治开始弱化
C.世袭制度趋于解体D.禅让制度已经消亡
2020-01-2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朱祖延、郭康松在《清实录类纂·科学技术卷》中关于清朝科技史料情况的数据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清朝在工业制造、土木建筑方面毫无建树
B.古代天文历法完全是为了加强王权的需要
C.重视水利河工与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相关
D.数据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源远流长领先世界
2020-03-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9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1864年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   近岁以来,士大夫渐明外交,言洋务,筹海防,中外同声矣。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至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病危遗折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中学和西学的认识有何异同,简析其认识异同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2)阅读材料三,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02-2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缁衣·体全章》

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材料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其中有《缁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


(1)分别指出以上记载了《缁衣》篇的两则史料的类型。
(2)对比分析以上两则史料中《缁衣·体全章》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2020-06-30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