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D.发达的城邦教育
2020-07-11更新 | 7545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2020-07-11更新 | 6601次组卷 | 7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2018-06-09更新 | 6448次组卷 | 6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2019-01-30更新 | 4661次组卷 | 11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3665次组卷 | 8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2019-01-30更新 | 2952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求达到三教一统
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2018-06-01更新 | 2364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2019-01-30更新 | 1986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
A.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B.人民主权利于实现政治自由
C.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D.社会契约论是启蒙思想核心
2020-09-05更新 | 8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021-10-03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